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儿童发热的正确处理方法
2024-10-16 15:23:21
作者:鲁昌勇
作者单位:凉山州会东县妇幼保健院

儿童发热是父母常遇到的问题,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尽管大多数发热是儿童抵抗感染的正常反应,但常让家长感到不安。因此,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既能避免过度担忧,也能确保孩子得到适当护理。本文将介绍儿童发热的定义、如何判断发热程度、常见处理方法及何时需要就医。

什么是儿童发热?

发热通常是指体温高于正常范围。儿童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6.5℃至37.2℃之间,超过37.5℃即被认为是发热。根据体温的不同,发热可以分为低热(37.5℃至38.0℃)、中度发热(38.1℃至39.0℃)和高热(超过39.1℃)。发热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身体对感染、炎症等外界刺激的一种免疫反应。

如何准确测量体温?

在处理发热前,准确测量儿童的体温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有多种体温测量方法,常用的有口腔测温、腋下测温、直肠测温和耳温测量。以下是常见体温测量方法的特点:1.口腔测温:适合年纪较大的儿童,口腔温度一般比腋下温度高0.3℃至0.5℃。2.腋下测温:最常用的测温方法,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儿童,但相对不如直肠或耳温准确。3.耳温测量:使用耳温枪快速测量体温,便捷且准确,适合大多数年龄段的儿童。使用体温计时,应注意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感染。此外,确保儿童在测量体温时安静、不哭闹,否则容易影响测量结果。

儿童发热的常见原因

儿童发热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类:1.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流感、手足口病等。2.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肺炎、中耳炎等。3.疫苗接种后反应:一些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轻度发热,通常持续1至2天。4.炎症反应:如创伤、手术后发热。5.环境因素:如过度包裹衣物、炎热环境等也可能导致体温升高。了解发热的原因有助于确定处理方式,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呕吐、腹泻等,以便更好地应对。

儿童发热的处理方法

1.保持冷静。面对儿童发热,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过度紧张。发热本身是一种身体自我保护机制,通常不需要立即进行药物治疗。在体温未达到39.0℃时,可以采取一些物理降温和家庭护理措施。

2.适当补充水分。发热会导致身体流失更多的水分,因此确保儿童有充足的水分摄入非常重要。家长应鼓励孩子喝水、果汁或清淡的汤类,以防止脱水。对于婴儿,可以增加母乳或配方奶的喂养次数。

3.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是缓解发热的重要措施,尤其在中度发热时,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儿童降温:(1)温水擦浴:使用温水(32℃至34℃)轻轻擦拭孩子的额头、腋下、颈部和四肢,帮助散热。(2)降低室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确保环境温度适宜(20℃至22℃左右)。(3)减少衣物:不要过度包裹儿童,穿轻薄透气的衣物有助于散热。

4.药物退热。当儿童体温超过39℃或感到明显不适时,药物退热能有效缓解症状。常用退热药物主要有两类(1)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如泰诺林、百服咛。其安全性较好,但应严格按剂量和频率服用。(2)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如美林、布洛芬糖浆。它有抗炎、镇痛、退热作用,但不宜空腹服用,且不适用于哮喘或胃肠道问题的儿童。

家长应避免给孩子服用阿司匹林,以防引发罕见但严重的雷氏综合征。

5.观察病情。在护理发热儿童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食欲、皮肤颜色、呼吸等情况。如果出现以下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持续高热超过48小时;精神萎靡、嗜睡或难以唤醒;皮肤有出血点或斑疹;呼吸急促或困难;持续呕吐或剧烈头痛;出现惊厥或抽搐。

结语

儿童发热虽让家长担忧,但大多由感染引起,属短暂反应。通过正确护理,孩子通常能迅速恢复。家长应掌握基本处理知识,合理使用物理降温和药物,关注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科学处理可避免发热对孩子健康的长期影响。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