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气管扩张的介入治疗,你了解吗?
2024-10-16 16:19:55
作者:陈小清 吴少銮 廖灵丹 程子帆
作者单位:揭阳市人民医院
气管扩张,也称为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局部支气管不可逆性解剖结构异常为特征。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被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的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式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其中,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手段,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支气管扩张的治疗中。本文将详细介绍气管扩张的介入治疗及其相关注意事项。

一、介入治疗概述

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影像学引导,利用导管、球囊、栓塞剂等器械,对病变部位进行精准治疗的手段。在支气管扩张的治疗中,介入治疗主要用于处理因支气管扩张导致的血管破裂和咯血等症状。

二、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支气管扩张导致的大咯血的有效方法。该手术通过血管造影确定出血的供血血管,然后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注入供血动脉,阻断血液供应,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反复大咯血且内科治疗无效或效果极差的患者,且患者的身体条件能够耐受手术。

支气管镜下止血

对于一些出血量较小的支气管扩张患者,如反复痰中带血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行支气管镜下止血。这种方法通过支气管镜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利用冷冻、热灌注等技术进行止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球囊扩张术

球囊扩张术是在影像学的引导下,使用球囊扩张技术将支气管扩张剂灌入支气管内,使支气管扩张的病变部位恢复正常,从而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该方法适用于支气管扩张症的轻中度患者,且患者的身体情况允许,如无明显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

经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

对于支气管扩张病情严重,且通过上述治疗无法得到有效改善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经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该手术使用外科胸腔镜对病变的肺组织进行切除,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然而,由于这是一种创伤较大的手术,需要患者具备较好的身体条件。

三、介入治疗的优缺点

优点:

创伤小:介入治疗通常通过血管或支气管镜进行,创伤小,恢复快。

精准度高:在影像学的引导下,介入治疗能够精准定位病变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并发症少:相比传统手术,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较少,安全性更高。

缺点:

费用较高:介入治疗需要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器械,因此治疗费用相对较高。

适应症有限:介入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支气管扩张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远期效果因人而异:由于支气管扩张是一种不可逆的结构性改变,介入治疗的远期效果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复发。

四、介入治疗的注意事项

术前评估:在进行介入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病变程度、出血情况等,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介入治疗。

术后护理:介入治疗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感染。

定期随访:介入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生活方式调整:支气管扩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此外,患者还应避免接触污染的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损伤。

五、总结

支气管扩张的介入治疗是一种先进的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精准度高等优点。然而,介入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支气管扩张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同时,介入治疗的远期效果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复发。因此,在进行介入治疗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并在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此外,患者还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污染的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损伤。

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气管扩张的介入治疗,为患者的康复之路提供有益的参考。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