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常需要补钙的人群
1.婴幼儿:正常新生儿一般来说,不需要额外补钙,通过母乳、奶粉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钙剂,出生1月后补充维生素D即可。但是有先天性缺钙或者对钙吸收能力差的宝宝亦或者因宝宝生长过快对钙需求过多,这种情况就需要补钙。
2.11-17岁青少年:他们正处于骨骼生长发育的黄金日期,需要充足的钙剂,每天钙的摄入量不低于1000mg。如果他们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生长痛、抽筋等问题,可能是缺钙所致。
3.中青年: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推荐中青年钙摄入量800mg/天。
4.孕期和哺乳期女性:妊娠中晚期孕妇、哺乳期妇女推荐钙摄入量1000-1200mg/天。如果摄入不足,则会出现抽筋、四肢无力、乳汁分泌不足等症状。
5.50岁以上老人:50岁以上的女性这类人群推荐钙摄入量1200mg/天,50岁以上的男性每日补充800mg钙质就能满足机体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居民每日钙摄入量包括食物中的钙及钙补充剂,据营养学调查显示居民每天从膳食中可摄入约400mg元素钙质,以上人群正常膳食达不到推荐量的可以服用钙补充剂。
二、钙的分类
人工钙剂分为有机钙剂和无机钙剂两种类型。有机钙包括分子型和离子型钙剂,常见离子型钙剂有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枸橼酸钙、乳酸钙等产品;常见的分子型钙剂有氨基酸螯合钙、L-苏糖酸钙、天门冬酸钙等产品。有机钙的优点:不依赖胃酸消化,对胃肠刺激少,不易产生便秘等不良反应。缺点:含钙量低、价格昂高。所以容易便秘的老年人、胃肠消化障碍的人群适合该类产品。无机钙包括氯化钙、磷酸钙、碳酸钙等,主要以碳酸钙为主。优点:含钙量高、价格便宜。缺点:1.必须在胃酸的刺激下才分离钙离子,被胃肠吸收进入体内,也就是说此类钙剂需要随餐服用。2.对肠胃刺激大,容易产生便秘。
三、钙剂选择原则
挑选钙剂的原则是容易被胃肠吸收、对胃肠刺激小、性价比合适等。
四、补钙误区
误区1:喝骨头汤可以补钙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吃啥补啥,所以人们常常认为多喝骨头汤用来补钙。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骨头汤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水,钙含量特别低,所以这种说法是非常不靠谱的。
误区2:钙片越贵越好,进口钙片比国产钙片要好。
选择钙片时需考虑钙的含量、吸收率等,选择适合自己的钙剂才是最好的,并不是越贵越好,也并不是进口钙片优于国内钙片。
误区3:钙片的钙含量越高越好
中国膳食营养指南对我国不同人群钙的摄入量是有明确范围的,事实上,人体肠道对钙的吸收率是有限的,并不会吃多就吸收多。不同钙片含钙量之所以不一样,主要是因为钙的溶解度不同,通常钙含量高的钙片,溶解度就越低;而钙含量低的钙片,溶解度就越高。这样一来,不论钙片中钙含量的多少,它们在肠道的吸收利用率是基本相同。所以,人们在选择钙片的时候不需要太兼顾钙含量。
五、补钙的注意事项
(1)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规律运动、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摄入富含钙和适量的优质蛋白质食物。
(2)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尽量避免或者少使用。
(3)充足维生素D可以促进胃肠对钙的吸收,因此补钙时注意补充维生素D。可以选择维生素D制剂或者充足日照,注意避免强烈日光灼伤皮肤。
(4)相同剂量的钙,分次补比一次大剂量补效果好。补钙时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注意钙剂副作用,如果身体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
补钙贯穿人生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摄入足量的钙才能维持骨骼健康,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科学补钙是促进钙吸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