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中药酸枣仁:真伪鉴别和服用指导
2025-05-27 11:07:44
作者:刘建
作者单位: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
酸枣仁是经典安神药,有“东方助眠果”的美称。其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河北、陕西、辽宁等地。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心、肝、胆经,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的功效。《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云“酸枣,味酸,平。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痛,湿痹。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现代研究也证实其镇静催眠、抗惊厥、抗抑郁、抗焦虑等多方面的作用。然而,市场上常出现以理枣仁、枳椇子等伪品冒充的情况。本文从多视角解析酸枣仁的真伪鉴别与正确服用方法。

一、酸枣仁的真伪鉴别

酸枣仁的特征

1. 外观: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宽5-7mm,厚约3m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有的两面均呈圆隆状突起;有的一面较平坦,中间有1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突起。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

2. 质地: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

3. 气味:气微,味淡,嚼之有淡淡的油脂香气。

4. 水试法:浸泡后体积膨胀1.5-2倍,水液无明显浑浊。

常见伪品鉴别

选购建议
1. 看标签:认准“酸枣仁”,避免“滇枣仁”、“进口酸枣仁”等混淆名称。

2. 选渠道:优先选择药店或正规中药材平台,警惕低价陷阱。

二、酸枣仁的药用价值与现代研究

传统药效

味甘,养肝血,益心阴而有安神之效,为养血安神之要药;味酸,性收敛,具有敛阴止汗之效,体虚自汗、盗汗皆可用之。

现代研究

1. 镇静催眠:酸枣仁皂苷成分具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

2. 抗惊厥:酸枣仁煎剂能显著降低戊四唑所诱发惊厥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同时也可延长士的宁诱发惊厥和死亡的时间。

3. 抗抑郁:主要通过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抑制炎症细胞因子以及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等方式实现。

4. 抗焦虑:可能与调节脑内海马神经递质的含量有关。

三、服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推荐用法

1. 入汤剂:10-15克捣碎后与处方其他药物共同浸泡后水煎服。

2. 打粉冲服:炒酸枣仁研粉,每次3-5克,睡前温水(汤药)送服。

3. 推荐食疗方:

⑴安神粥:炒酸枣仁10克(捣碎)、粳米50克、百合20克,煮粥晚餐食用。

⑵代茶饮:炒酸枣仁5克(捣碎)、炒柏子仁3克、桂圆肉3颗,沸水焖泡15分钟后饮用,药渣可嚼服。

(二)注意事项

1. 炮制作用区别:

⑴生酸枣仁:性平,常入清解剂中,偏于泻肝胆虚火,用于心阴不足或肝肾亏虚及肝胆虚热所致的失眠、惊悸、眩晕、耳鸣、目黯不明等。

⑵炒酸枣仁:炒制后性偏温补,多入温补剂中,偏于益血养肝,长于养心敛汗,用于气血不足的惊悸健忘、盗汗、自汗、胆虚不眠等,且炒制后收敛之力增强,亦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2.药物相互作用:

⑴与镇静类药物(如艾司唑仑片)同服,建议间隔2小时。

⑵避免与咖啡、浓茶共用,降低养血安神和助眠的作用。

四、使用中的常见误区

1. “酸枣仁越多越好”。超量(>30克/日)可能引起嗜睡、胃胀,长期大剂量或致肝酶升高。

2. “生熟混用效果更佳”。生、炒酸枣仁药理作用不同,需辨证使用。

3. “短期见效才有效”。神经调节需持续用药2-4周,急症失眠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

五、结语  

1.酸枣仁凝聚着“以仁养心”的中医智慧,使用时也应遵循“逢子必炒”的中药学理论。其价值需建立在真伪鉴别与遵循中医药理论基础上。

特别提醒:遇顽固性失眠或效果不佳时,建议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和疾病特点用药,勿盲目依赖使用酸枣仁。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