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头痛了,如何解?
2024-11-01 15:58:06
作者: 杨惠
作者单位: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头痛不需要紧急医疗干预,但识别头痛类型,对症处理能有效缓解头痛。头痛病因复杂,关注头痛起病方式、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头痛的部位、疼痛程度、性质,有无前驱症状,有无明确的诱发因素、头痛加重和减轻的因素等。同时关注年龄与性别、职业状况、家族史、既往病史、外伤史、是否有伴随疾病、中毒史、服药史、休息情况等一般情况,一般诊断头痛可依据患者发生头部疼痛部位即可诊断,为更好鉴别头痛病因及性质,还应全面详尽头颅、神经系统、五官等体格检查,都有助于发现头痛的病变所在。适时恰当的选用神经影像学或腰穿脑脊液等辅助检查,能为颅内器质性病变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

识别头痛类型

首先,在头痛的诊断中要区分是原发性或是继发性。原发性头痛多为良性病程,继发性头痛则为器质性病变所致,任何原发性头痛的诊断应建立在排除继发性头痛的基础之上。常见的头痛类型包括紧张性头痛、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等。不同类型的头痛可能有不同的诱发因素和治疗方法。了解头痛的类型有助于采取更有效的护理措施。

头痛治疗

头痛治疗有非药物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治疗原则有原发病治疗与对症处理。可进行及时止痛等对症治疗的有原发性头痛急性发作和病因不能立即纠正的继发性头痛以终止或减轻头痛症状,如伴随有眩晕、呕吐等以适当的对症治疗。对于继发性头痛病因明确的要及早去除病因,如颅内高压者进行脱水降颅压,颅内感染积极应抗感染,颅内肿瘤有手术指征应及时手术等。

1.药物治疗。止痛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止痛药、中枢性止痛药和麻醉性止痛药。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具有疗效确切,没有成瘾性优点,是头痛最常使用的止痛药,这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等。以曲马多为代表中枢性止痛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为非麻醉性止痛药,主要用于中、重度程度头痛和各种术后及癌性病变疼痛等。以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为代表麻醉性止痛药,止痛作用最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这类药物仅用于晚期癌症病人。除此,还有部分中药复方头痛止痛药,这类药物对于缓解和预防头痛有一定帮助。 

2.非药物物理治疗。头痛非药物物理治疗包括:物理磁疗法、穴位按摩、局部冷(热)敷、吸氧等。对慢性头痛呈反复发作者应给予适当的治疗,以控制头痛频繁发作。

疾病护理

1.保持充足的水分:脱水可能导致头痛加剧,因此确保每天喝足够的水,尤其是在运动、出汗或天气炎热时。

2.调整饮食:尽量避免或限制如咖啡因、酒精、巧克力、奶酪等食物可能诱发头痛食物和饮料的摄入。同时,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有助于缓解头痛。

3.休息和放松:充足的睡眠对于缓解头痛至关重要。确保足够的睡眠,并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表。此外,尝试通过深呼吸、瑜伽、冥想或按摩等放松技巧来减轻压力和紧张感,从而缓解头痛。

4.避免长时间用眼:使用电脑屏幕或手机屏幕每隔30分钟将目光从屏幕上移开,进行几次深呼吸,有助于缓解眼睛疲劳和头痛。

5.使用冷敷或热敷:可以使用冷敷物轻轻敷在头痛部位,持续几分钟,可以帮助缓解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减轻头部的疼痛和紧张感。另一方面,使用温暖的毛巾或热水袋轻轻敷在头痛部位缓解因寒冷引起的头痛,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肌肉紧张。

6.避免过度用力:尽量避免过度摇头、剧烈咳嗽、打喷嚏等可能加剧头痛行为,以减少对头部的压力和刺激。

7.寻求医疗帮助:如果头痛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视觉障碍等),建议尽快就医。医生可以对头痛的原因进行评估,并提供适当的治疗建议。

疾病预防

头痛的防治应减少可能引发头痛的一切病因,包括避免头、颈部的软组织损伤、感染、避免接触及摄入刺激性食物、避免情绪波动等,同时还应及时诊断及治疗继发头痛的原发性疾病。镇静药、抗癫痫药以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对于预防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原发性头痛发作有一定效果。

总之,正确的家庭护理措施对于缓解头痛至关重要。通过保持充足的水分、调整饮食、休息和放松、避免长时间用眼、使用冷敷或热敷、避免过度用力等方法,可以有效减轻头痛症状。然而,对于严重的头痛或伴随其他症状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取专业治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