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拉伤,关节疼痛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面对这类问题,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拍个片子”,但实际上有比“拍片子”更好的方法,比如肌骨超声。那么,肌骨超声是怎么一回事?它是如何用于诊断肌肉拉伤、关节疼痛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肌骨超声是怎么回事?
多数人对于超声的印象都停留在“产前超声”“肝胆胰脾超声”这类的名词上,但实际上超声的大家庭中还有“肌骨超声”的存在。那么“肌骨超声”是怎么回事?实际上,肌骨超声是超声中的一大类别,是用一种用高频探头来诊断肌肉、骨骼是否发生疾病的方法,肌骨超声是一种实时动态影像,可以清晰的看到肌肉、骨骼的形态结构,小到毫米的都能看的很清晰,并且肌骨超声耗时短,通常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检查,并获取检查结果,所以这种方法在许多疾病检查中实用性很强。
肌骨超声的优势是什么?
肌肉拉伤、关节疼痛这类问题能早点检查,对于治疗有很大的帮助。那么,这么多检查方式中为什么选择肌骨超声,而不选择CT、MRI进行检查?实际上,肌骨超声没有辐射和创伤,相比CT更安全,相比MRI检查时间更短,孕妇、儿童、老人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可以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还可以和对侧的肌肉形态和关节形态进行对比,更清晰的看到病变。肌骨超声检查价格低廉,可以重复检查,不用做特殊准备,能随时看到治疗的效果,方便下一步治疗。并且肌骨超声看的更清晰,可以看到0.1毫米的组织病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细微的病变。与肌骨超声的优势不同,CT、MRI虽然也能起到诊断效果,但CT诊断有一定的辐射伤害,许多患者难以接受,而MRI价格高昂,用于进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肌肉拉伤、关节疼痛”这类的诊断,未免有些“大材小用”。所以不论是在检查效果,还是在经济性、实用性上,肌骨超声都是很理想的选择。
肌骨超声如何检查肌肉拉伤,关节疼痛?
在肌骨超声检查前,医护人员会充分了解我们的病史,我们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肌肉拉伤和关节疼痛的部位,医护人员会根据损伤的位置,指导我们用适合的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坐位等,将损伤部位充分暴露,检查时要脱去衣物,暴露检查部位,医生会将耦合剂涂在需要检查的部位上,使用高频探头,沿着肌肉损伤部位检查,医生会通过肌肉的大小形态、回声等观察是否有损伤,当医生嘱咐我们做肌肉收缩的动作时,医生会稍微用力的压探头,观察肌肉的活动情况以及测量肌肉的厚度、长度等,也会检查对侧的部位,以便更好的比较,当检查肌肉拉伤时,医生会将耦合剂涂在肌肉拉伤的部位,并设置超声探头的频率,而后进行扫查获取声像图。这一过程中,我们仅需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即可,确定肌肉有无拉伤等情况。
例如有患者存在明显的关节疼痛,这时可通过肌骨超声就能进行判断,以最常见的类风湿关节炎为例,这类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这时通过肌骨超声进行检查,医生就能从声像图上发现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滑膜上的血流情况等声像图特点,通过观察这些特点就可以实现对关节疼痛病因及炎症活跃度的判断。
肌骨超声需要注意什么?
肌骨超声在检查前是无需进行特殊准备的,患者到达医院后即可进行检查。但考虑到许多患者可能要同时检查其他内容,如还要进行CT、X线或者实验室检查的话,那么就要遵照医嘱提前做好禁食等准备,如单一进行肌骨超声检查,则并不需要进行特别准备,在医师操作过程中配合医生进行体位变化等即可。
总之,肌肉拉伤,关节疼痛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所以一旦发生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并遵照医嘱应用肌骨超声,这样就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但要注意的是,肌骨超声并不是万能的,在一些疾病,尤其是在粉碎性骨折等严重创伤性疾病的诊断,还是X线、CT等诊断方法要更具优势,所以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时,应该遵照医嘱确定是否进行肌骨超声的检查,以满足我们的检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