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痘痘又敏感,我的皮肤怎么了?
2025-04-09 00:00:00
作者:张玉
作者单位: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皮肤科

你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困扰:痘痘一波未平,泛红、刺痛又起?明明在拼命控油祛痘,皮肤却越来越脆弱;或是小心翼翼修复敏感,闭口粉刺却悄然滋生?“痘痘肌”与“敏感肌”这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肤质,实则相互影响,存在动态转化关系。

一、痘痘肌与敏感肌本是同根生

很多人认为,痘痘肌是“油皮特属”,敏感肌是“干皮专利”,但现实中,这两类问题往往同时出现。皮肤科门诊数据显示,约40%的痤疮患者伴随皮肤敏感,而敏感肌人群继发闭口、丘疹的比例高达35%。它们的本质都指向同一个问题—皮肤屏障受损。

皮肤屏障通常是指由角质层和水脂膜组成的物理性屏障。角质层被形象地称为砖墙结构,角质细胞像砖块一样堆砌于灰浆细胞间脂质中,而由皮脂和汗液乳化形成的水脂膜如同外墙涂料层。当这层屏障结构被破坏,皮肤不仅会防护性降低变得脆弱敏感,还会因抵御力不足引发炎症,最终形成“又痘又敏”的复杂状态。

二、痘痘肌是如何“作”成敏感肌的?

1、过度清洁:洗出来的脆弱屏障

许多痘痘肌朋友沉迷于“强力去油”,重清洁而轻保湿,频繁使用磨砂膏、皂基洁面,甚至跟风刷酸。这就像久经摧残而不予修缮的墙,皮脂膜被破坏,皮肤屏障功能越来越弱。实验证明,过度清洁后皮肤屏障恢复需至少8小时,而多数人根本不给皮肤喘息的机会。

2、药物滥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痘痘肌患者通常战痘情绪比较强,维A酸、阿达帕林等药膏确实能快速平痘,但若盲目加大用量或全脸涂抹,会导致皮肤脱屑、灼热。这类药物本质是“先破后立”,通过加速角质代谢来疏通毛孔,如果不规范滥用,脆弱肌肤根本经不起这种“战痘场面”。

3、炎症积累:持久战痘形成“关公脸”

痘痘反复发作会持续释放大量炎症因子,这些物质不仅破坏胶原蛋白,还会引发毛细血管扩张,皮肤神经末梢敏感性增强。久而久之,普通的痤疮可逐渐发展为玫瑰痤疮,临床表现为:对外界温度变化、情绪波动等刺激不耐受,满脸通红,甚至出现灼烧感。

三、修护敏感肌反致痘痘?

1. 过度保护:闷出来的痘症

敏感肌患者常常防护情结比较强,为了缓解敏感,常频繁敷面膜,使用厚重的修复霜,甚至凡士林等封闭性产品,然而过度封闭的环境会让毛囊口像被保鲜膜裹住,皮脂和角栓无法排出,这无疑给痘痘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

2. 菌群失衡:坏细菌的狂欢派对

健康皮肤住着“有益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和“有害菌”(如痤疮丙酸杆菌)。当敏感肌长期使用抗生素或频繁湿敷,皮肤微生态环境改变,菌群多样性被破坏,痤疮杆菌趁机过度繁殖,引发炎性丘疹。

3. 炎症蔓延:小火苗酿成大火灾

敏感肌的皮肤往往处于低度炎症状态,就像皮下埋藏的火种。这种状态会刺激皮脂腺异常分泌,形成脂溢性皮炎与迟发性痤疮。

四、听懂皮肤的“求救信号”

真正的护肤不是与痘痘、敏感对抗,而是帮助皮肤找回自我修复的力量。当你发现皮肤问题反复无常时,不妨停下来思考:它是否在提醒你换一种护理方式?皮肤状态是一个动态变化且复杂的过程,应避免简单归类,更要警惕偏颇失衡的护肤方式。痘痘肌和敏感肌的转化,本质上是皮肤发出的“求救信号”,日常护肤要牢记“温和、整体、平衡”,维持皮肤屏障的健康才是肌肤美丽的根本。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