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防中暑 先了解 “少阳相火主气”
2025-06-13 00:00:00
作者:​迟晓伟
作者单位: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

随着气温的升高,盛夏的脚步越来越近,中暑成为人们在高温天气中最容易遭遇的健康问题之一。中医讲究“天人相应”,认为人体与自然息息相关。在五运六气理论中,“少阳相火主气”是夏季重要的气候特征之一,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提前预防中暑,保持身体健康。

什么是“少阳相火主气”

在中医传统理论“五运六气”学说中,每年的气候变化不仅受五行(木、火、土、金、水)影响,也与三阴三阳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密切相关。其中,“少阳”属阳气初升之象,“相火”则代表一种温热、活跃的能量。当“少阳相火”主司时令之时,通常意味着气温逐渐升高,阳热之气旺盛,天地之间呈现出火热上升的趋势。

在农历的五月至六月之间,往往正是“少阳相火主气”的高峰期,此时炎热加剧,空气潮湿闷热,人体若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外热内湿的环境,就容易出现中暑、头晕、乏力、口渴、心烦等症状。

中暑的本质:内外之火交攻

中医认为,中暑属于“外感热病”范畴,其根本原因在于“暑邪侵袭、阴阳失调”。暑为阳邪,具有炎热、升散、耗气伤津的特点。人在高温环境下活动时间过长,或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时,暑热之邪便容易侵入体内,扰乱心神、损伤气阴,导致中暑的发生。

而“少阳相火”在此期间的主导作用,使得外界的火气更旺,人体内的火气也容易随之升腾。如果再加上饮食辛辣、情绪激动、睡眠不足等因素,体内的“内火”就会与外界的“外火”相互叠加,形成“火上加火”的状态,使人更容易中暑。

如何预防?中医有妙招

面对“少阳相火”主气带来的炎热挑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科学防暑、养生护体。

1.清热降火,饮食调理

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水分为主,如绿豆汤、苦瓜、冬瓜、西瓜、莲子、百合等,有助于清热解暑、养阴生津。

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煎炸的食物,以免助火生热。

2.调节情志,静心安神

中医讲“怒则伤肝,喜则伤心,思虑过度伤脾”,夏季属心,尤其要注意情绪调节。保持心情平和,避免烦躁、焦虑,有助于减少内火滋生。

可以适当练习冥想、八段锦、太极拳等,帮助安定心神、调和气血。

3.合理作息,避暑养生

遵循“夜卧早起”的夏季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暴晒或剧烈运动。中午可适当午休,帮助恢复体力。

外出时注意防晒,选择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久留。

4.借助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有许多简便易行的防暑保健方法,如:①刮痧:可在背部膀胱经进行刮痧,有助于疏通经络、驱除暑热。②艾灸:适当艾灸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增强正气,提高抗暑能力。③中药茶饮:如菊花、金银花、薄荷泡水饮用,可清热解毒、提神醒脑。

“少阳相火主气”是夏季气候变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引发中暑的潜在诱因之一。通过了解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顺应自然、调和身心,在炎炎夏日中守护健康。记住:防中暑,不仅是物理降温,更是对身体“火气”的整体调节。让我们在这个夏天,清凉一“夏”,健康无忧。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