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支原体肺炎、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再加上突如其来的寒潮,身边咳嗽的人多了起来,其中患病儿童甚多。当孩子咳嗽时,家长往往给予药物治疗。但由于不清楚药物的分类和功效,在自行用药时往往成效并不明显。那么儿童如何对症选择适宜的止咳药呢?
第一步:弄清止咳药物的分类
首先,选用止咳药物前必须了解咳嗽药的分类。根据作用功效的不同,止咳药物大致可分为三类:中枢镇咳药、外周镇咳药以及袪痰化痰药 。
中枢镇咳药主要是抑制延髓中的咳嗽中枢从而达到止咳功效,这类药物又分为麻醉性和非麻醉性。麻醉性镇咳药含有磷酸可待因和盐酸麻黄素成分,该类药对于剧烈无痰干咳效果明显,也可用于其他止咳药物无效后的治疗,但因含有麻醉成分,长期使用有成瘾风险,需要根据医生处方购买。需要注意是是,福尔可定与磷酸可待因相似,也具有中枢性止咳作用,但成瘾性较磷酸可待因弱,如澳特斯止咳糖浆。而非麻醉性中枢镇咳药主要成分是咳必清、美沙芬。
外周镇咳药则是抑制咳嗽中枢外的反射环节,通过对呼吸道黏膜有温和止痛、轻度麻醉,改变呼吸道分泌物的量和黏稠度,主要针对轻度的刺激性干咳,如磷酸苯丙哌啉。
除了镇咳外, 咳嗽往往伴随咳痰,因此祛痰化痰类药物也被用于治疗咳嗽,这类药物通常有氯化铵、复方甘草合剂等。溶解黏液的化痰药通常有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胺酸、富露施等,作用是将痰液稀释、溶解,降低痰液黏度,利于痰液排出。
第二步:掌握止咳药物的用药原则
原则一:看清成分,谨慎选择!儿童止咳,不宜选择含有可待因、咳必清、美沙芬等成分的止咳药,大多数情况下可考虑选用兼有祛痰化痰作用的止咳药物。
原则二:循序渐进,切莫过快止咳!孩子呼吸道发育尚不成熟,咳嗽反射较差,气道管腔狭窄,血管丰富,纤毛运动较差,痰液不易排出。如果刚刚出现咳嗽就使用止咳药,咳嗽虽暂时得以控制,但由于纤毛运痰功能和平滑肌收缩受到抑制,痰液不易排出,聚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影响呼吸,反而对病情康复不利。
原则三:严格用量,不可随意加量!家长在给儿童喂药时,必须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推荐的剂量使用,切不可为求功效,随意加大用量或增加服用次数,否则有可能出现药物过量反应。
原则四:根据病因,对症下药!儿童出现咳嗽的病因各有不同,用药之前应当准确寻找到引起咳嗽的病因,对症下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咳嗽是由呼吸道感染所致,应充分有效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是因儿童哮喘所致,则需要进行抗哮喘治疗。
原则五:密切观察,及时就医。咳嗽根据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持续时间超过 4 周),在自行用药的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如果已经充分治疗,仍不见好转,应当及时就医,根据医生诊断积极配合治疗。,
最后,各位家长还应注意,服药时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一般都应该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对于无法准确进行辩证的情况,不建议自行用药。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应谨慎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