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酸、烧心是消化科常见的症状之一,除了少部分由消化不良或者心脏问题引起以外,大多数反酸、烧心都是由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它不仅仅是胃酸反流至食管那么简单,还涉及复杂的生理机制、多样的症状表现以及对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了解胃食管反流的来龙去脉,并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对于患者和潜在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胃食管反流?
1.食管下括约肌的作用:食管下括约肌(LES)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的关键结构。正常情况下,LES在进食时松弛,使食物顺利进入胃内,其余时间则保持收缩状态。当LES功能障碍,如压力降低、松弛时间延长或频繁松弛时,胃内容物就容易逆流而上。
2.胃酸与胃蛋白酶的“破坏力”:胃内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在胃食管反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反流发生,胃酸和胃蛋白酶会接触食管黏膜,食管黏膜并没有像胃黏膜那样的抗酸保护机制,因此会受到侵蚀。胃酸的酸性很强,长时间暴露在食管内会引起炎症、糜烂,严重时甚至溃疡。
3.其他相关因素:除了LES功能异常和胃酸的作用,还有其他因素参与胃食管反流。例如,食管的蠕动功能障碍,无法有效清除反流至食管的胃酸和胃内容物;胃排空延迟,使胃内压力升高,增加反流的可能性;此外,一些生活习惯,如肥胖、吸烟、饮酒、大量进食高脂肪食物等,也会加重反流症状。
二、胃食管反流的症状表现
1.典型症状:烧心和反流: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延伸。反流则是胃内容物向咽部或口腔方向流动的感觉,多在餐后1小时出现,平卧、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这两种症状是胃食管反流最具代表性的,也是多数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
2.非典型症状:⑴胸痛:胸痛可能与烧心同时出现,也可能单独存在。其疼痛性质多样,可类似心绞痛,容易导致误诊。这种胸痛主要是由于反流物刺激食管黏膜深层的神经末梢或食管痉挛引起。
⑵吞咽困难或疼痛:长期的反流可能导致食管炎症、狭窄,从而出现吞咽困难。初期可能是间歇性的,对固体食物有梗阻感,随着病情发展,吞咽困难可能加重。吞咽疼痛则是由于食管黏膜炎症或溃疡所致。
⑶咽喉炎、咳嗽和哮喘:反流物可到达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咽喉炎症状,如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等。部分患者反流物吸入气管,可诱发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状,而且这种咳嗽、哮喘往往在夜间加重,使用常规的止咳、平喘药物效果不佳。
三、胃食管反流的诊断方法
1.症状评估:医生首先会根据患者的症状描述进行初步判断。详细询问烧心、反流等症状的频率、严重程度、发作时间,以及是否伴有胸痛、吞咽困难、呼吸道症状等,对于诊断有重要意义。
2.胃镜检查:胃镜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情况,发现是否有食管炎、食管糜烂、溃疡等病变,同时还可以排除其他食管和胃部疾病,如食管癌、胃溃疡等。
3.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通过将pH电极经鼻插入食管内,连续记录24小时食管pH值变化,从而了解食管环境酸碱度、反流的次数、反流持续时间等信息,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的“金标准”之一,尤其是对于那些症状不典型或胃镜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
4.食管压力测定:该检查主要用于评估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和食管的蠕动功能。当LES压力过低或食管蠕动异常时,有助于诊断胃食管反流及其病因。
四、科学应对胃食管反流的策略
1.生活方式调整。
⑴体位改变: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反流。避免在睡前2~3小时内进食,以减少夜间胃酸分泌和食管暴露于胃酸的时间。
⑵饮食调整:减少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可降低LES压力,增加反流风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胃肠蠕动。进食要慢,避免暴饮暴食。
⑶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损害食管黏膜,并影响LES功能,戒烟和控制饮酒量有助于缓解症状。
⑷控制体重:肥胖是胃食管反流的重要危险因素,减轻体重可以降低腹压,减少反流的发生。
2.药物治疗。
⑴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主要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它们可以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轻烧心、反流等症状,促进食管黏膜的愈合。一般需要连续使用4-8周,对于病情严重或复发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维持治疗。H₂受体拮抗剂也是一种抑酸药,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但其抑酸效果相对较弱。
⑵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可以促进胃排空,增强食管蠕动,减少反流。常与抑酸药联合使用,尤其适用于伴有胃排空延迟的患者。
⑶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等药物可以中和胃酸,在食管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减轻胃酸对食管黏膜的刺激。
3.手术治疗。
对于那些长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存在严重并发症(如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伴有重度异型增生)或不愿意长期服药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是胃底折叠术,通过手术加强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阻止胃内容物反流。
五、胃食管反流的长期管理与预防复发
1.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使症状缓解,也应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因为一旦恢复不良生活方式,胃食管反流很容易复发。
2.定期复查: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尤其是那些有Barrett食管等癌前病变的患者。通过胃镜检查、食管pH值监测等复查手段,及时了解食管黏膜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3.心理调节:长期受胃食管反流困扰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会反过来加重症状。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对于控制病情和预防复发也有积极意义。
六、结语
胃食管反流是一种复杂且常见的疾病,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显著影响。通过深入了解其原理、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和长期管理措施,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反流发作,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公众也应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的认识,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