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阑尾炎手术全解析:外科视角下的应对与恢复
2023-08-29 17:06:46
作者:李晓玲
作者单位:泸州市叙永县中医医院 外科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及时的手术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以下从外科角度对阑尾炎手术及术后恢复进行全面解析。

一、阑尾炎的基本知识

阑尾炎主要是由于阑尾管腔阻塞,细菌入侵阑尾壁而引起的炎症。其典型症状包括转移性右下腹痛,初期可能表现为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阑尾炎,通常需要手术干预。

二、阑尾炎手术方式

1.开腹阑尾切除术

这是一种传统的手术方式。手术时,医生在右下腹部做一个适当长度的切口(一般为 3 - 6 厘米),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等,进入腹腔找到阑尾。这种方法视野直接,对于复杂情况,如阑尾周围粘连严重等处理起来较为方便。但开腹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切口疼痛较明显,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2.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越来越普遍。手术通过在腹部做几个小切口(通常一个 1 厘米和两个 0.5 厘米的切口),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腹腔镜将腹腔内的图像传输到显示屏上,医生通过操作器械完成阑尾的切除。该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而且腹腔镜能更全面地观察腹腔内情况,有助于发现其他潜在的病变。不过,对于一些阑尾根部坏疽穿孔或严重粘连的情况,操作难度可能会增加。

三、手术前的准备

1.患者评估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生命体征、腹部体征等,同时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过敏史、既往病史等。还会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以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

2.肠道准备

一般在手术前需要禁食禁水一段时间,以防止手术中呕吐导致窒息。对于肠道准备的要求不像结直肠手术那么严格,但通常也建议术前适当清洁肠道,如口服泻药等,以减少肠道内容物,降低手术感染的风险。

3.心理准备

患者和家属需要了解手术的大致过程、风险和预后,缓解紧张情绪。医护人员会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相关事宜,使他们积极配合手术。

四、手术后的恢复

1.术后早期活动

术后早期活动对于阑尾炎患者的恢复非常关键。在麻醉清醒后,患者就可以尝试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简单动作。早期活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坐起、床边站立、短距离行走等。

2.饮食恢复

术后饮食恢复需要循序渐进。一般在肠道功能恢复(出现肛门排气或排便)后,可以开始少量饮水。如果没有不适,可逐渐过渡到流食(如米汤、藕粉等),再到半流食(如粥、面条等),最后恢复正常饮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肠道负担。

3.切口护理

对于开腹手术切口,要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医护人员会定期更换切口敷料,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血、渗液等情况。如果是腹腔镜手术切口,由于切口小,愈合相对较快,但同样需要注意观察有无感染迹象。一般在术后 7 天左右,如果切口愈合良好,可以拆除缝线(对于可吸收缝线则不需要拆除)。

4.并发症的观察

(1)出血

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和心率。如果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情况,可能提示有腹腔内出血,需要及时处理。

(2)切口感染

表现为切口红肿、疼痛加剧、有脓性分泌物等。若出现切口感染,要及时进行切口引流、换药等处理。

(3)粘连性肠梗阻

这是阑尾炎术后较常见的远期并发症。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如果症状较轻,可以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保守治疗缓解;若症状严重,则可能需要再次手术。

阑尾炎手术在外科领域是较为常见的操作,患者和家属了解手术相关知识以及术后的恢复要点,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