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手术前的麻醉准备全知道
2025-04-09 00:00:00
作者:王小琴
作者单位: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手术治疗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创伤与疼痛,而麻醉则像是为患者开启了一场无痛旅程的钥匙。手术前完善且科学的麻醉准备,对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患者安全以及术后恢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患者踏入医院决定手术那一刻起,麻醉相关的准备工作便悄然展开。无论是身体状况的全面评估,还是饮食、药物等生活细节的调整,又或是心理层面的疏导,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共同为一场成功的麻醉与手术筑牢根基。

1. 术前身体评估:定制专属麻醉方案1.1 病史采集与分析麻醉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过往病史,包括是否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哮喘、过敏等特殊病症。这些信息能帮助医生判断患者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例如,心脏病患者可能在麻醉过程中面临心律失常风险,医生便需据此谨慎选择麻醉药物与剂量,确保手术安全。

1.2 身体检查项目全面身体检查必不可少,常规的如血压、心率、心电图检测,用以评估心血管功能;肺功能检查,针对需全身麻醉或胸部手术患者,判断其呼吸储备能力;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了解身体基本状况,确保能承受麻醉与手术带来的代谢负担。

2. 饮食与药物管理:规避麻醉风险2.1 严格禁食禁水为防止术中反流、误吸,患者必须严格遵守禁食禁水要求。通常成人术前需禁食固体食物 8 小时,像早餐吃的面包、油条等;禁水 4 小时,包括白开水、果汁、牛奶等。婴幼儿禁食时间相对缩短,但也需严格把控,这是保障麻醉安全的重要前提。

2.2 药物调整与停用许多日常服用的药物,在手术麻醉面前都可能成为“变数”。比如抗凝药,它虽能预防血栓形成,但会削弱血液的凝固能力。手术中,一旦出血,就可能因抗凝药作用而难以止住,增加手术风险,所以术前需遵医嘱停用。降糖药也不例外,手术应激状态下,血糖波动本就复杂,若降糖药使用不当,很容易引发低血糖,此时医生会依据患者具体情况,精准指导调整用药时间与剂量。

3. 麻醉知识了解:消除未知恐惧3.1 麻醉方式介绍在手术前,患者很有必要了解常见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时,药物会让患者迅速进入深度睡眠,意识全无,适合心脏搭桥这类大型复杂手术。局部麻醉仅作用于身体特定小区域,如清创缝合时使用,让该部位无痛感。椎管内麻醉则通过阻滞腰部神经,常用于剖宫产、下肢骨折手术,为下半身手术“保驾护航”。

3.2 麻醉流程讲解当患者清楚知晓麻醉流程,内心便能多一份笃定。麻醉前,医生会严谨核对患者信息,熟练连接各类监护设备,为安全护航。麻醉启动,依方案选择静脉注射或吸入药物。术中,监护仪实时紧盯生命体征,医生据此精准调控麻醉深度。手术落幕,药物逐渐停用,患者在医护悉心照料下,平稳苏醒。

4. 心理准备:积极应对麻醉4.1 缓解术前焦虑手术和麻醉的不确定性极易让患者陷入焦虑。患者可主动找医生深入交流,详细询问手术步骤、麻醉时长、风险应对等细节,清晰了解流程,增强内心掌控感。与康复的病友交流,倾听他们的经历,汲取勇气。同时,在术前闲暇时,听舒缓音乐、冥想放空,放松紧绷神经,平和迎接手术。

4.2 信任医护团队患者应坚信,麻醉医生经过多年专业学习与实践积累,拥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面对各类复杂病情,都能凭借专业素养精准判断。在术前沟通时,患者如实告知过往病史、过敏情况等身体细节,能让医生更全面了解自身状况。如此一来,医生便能依据这些信息,为患者量身定制最适宜的麻醉方案,全力保障手术全程的安全与舒适。

结语:手术前的麻醉准备涵盖身体、饮食、知识、心理等多个维度,每一方面都不容小觑。患者及家属认真了解并遵循这些准备要点,积极配合医护工作,能大幅提升麻醉与手术的安全性与成功率。希望每位即将接受手术的患者,都能在充分的麻醉准备下,平稳度过手术期,迎来健康的康复。也期望更多人将这些知识传递,让更多患者受益于科学的麻醉准备。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