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胃肠道手术后的护理与康复
2024-10-29 15:05:51
作者:祁亚卓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胃肠道手术在临床较为常见,无论是胃切除、肠道修复还是其他类型的胃肠道手术,术后的恢复关键在于科学护理和调整生活方式。今天,我们就聊聊怎么在胃肠道手术后把身体养好,让康复之路走得更轻松、更顺畅。

1.术后第一步:身体需要慢慢适应

手术后,胃肠道也需要时间慢慢适应新的状态。医护人员一般会建议术后1-2天尽量少动,重点是观察身体的反应,比如有没有异常疼痛、发热或手术部位出血。这时候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听医护人员的话,按时服药,耐心等待下床活动时间。如果手术是涉及肠道的,可能会插胃管来减轻胃肠道压力,这时候可能暂时无法进食。不要担心,这只是为了保护肠胃,让它们好好休息。

2.饮食是核心:一点一点“唤醒”肠胃

术后饮食调整,是康复的核心之一。手术后的肠胃,就像一部刚修好的机器,得慢慢启动。以下是饮食护理的常见步骤:

2.1早期以液体为主

手术后24小时内应禁食,要等肛门排气后才能进食一些流质食物,如粥、米汤等,以防加重胃肠消化吸收的负担。

2.2逐步添加软食

等身体适应液体食物后,可以逐步加入软一点的食物,比如粥、蒸蛋、细面条等。这时候,需要避免高油、高糖、高纤维的食物,因为它们可能会让肠胃“吃不消”。

2.3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一般手术后2-3周,如果身体没有不适,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但也要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酒精和咖啡等。最重要的是细嚼慢咽,不要吃得太急。

饮食计划因人而异,具体以医生建议为准。尤其是大手术后,不要擅自决定吃什么。

3.适当活动:别急,但也别一直躺着

很多人觉得手术后应该一直卧床静养,但其实适度的活动对恢复很有帮助。手术后第二天,如果医生允许,可以试着在床边坐一会儿,慢慢地站起来活动腿脚,帮助肠道恢复蠕动,降低血栓风险。接下来,随着身体逐渐恢复,可以适当散步,比如每天在房间里来回走几步,再延长到走廊或者户外。如果觉得累了就休息,循序渐进很重要,千万不要逞强。如果活动后出现头晕、胸闷或者腹部剧痛,一定要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4.术后排气和排便:健康信号别忽视

术后排气是判断胃肠道功能恢复的重要信号。排气意味着肠道开始正常运转,这是能吃东西的前提条件。至于排便,也需要注意观察。手术后,肠道蠕动可能减慢,一些人会出现便秘。这时候可以多喝水,适当吃一些助消化的食物,比如香蕉或者少量酸奶。如果便秘持续或者过于严重,遵医嘱合理用药。

5.伤口护理:别让小问题拖累大恢复

术后伤口护理非常关键,它直接影响恢复的速度。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如果是腹腔镜手术,切口比较小,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平时穿宽松、透气的衣物,防止伤口摩擦。如果发现伤口有红肿、流脓或者剧烈疼痛的情况,及时进行检查,这可能是感染的征兆。

6.情绪管理:康复路上心态很重要

手术后,不少人可能会出现焦虑、担心的情绪,尤其是长时间不见效果或者身体不适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对恢复尤其重要。试着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比如听听音乐、看点轻松的书,或者和家人聊聊天。必要时,可以向心理医生需求帮助,身体和心理的康复是密不可分的。

7.生活习惯:康复后的长远计划

手术只是整个康复过程的开始。术后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免病情复发或新问题的出现。

7.1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手术后的胃肠道可能变得更“娇气”,不宜吃太多油腻、生冷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纤维,同时注意控制总热量摄入。

7.2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适当运动,比如瑜伽、慢跑等,提高体质和免疫力。

7.3定期复查

不少胃肠道疾病可能有复发风险,术后一定要按时复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总而言之,胃肠道手术后的康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场需要病人、护理人员和医生共同努力的“合作项目”。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来护理,保持耐心,听从医生建议,身体一定能恢复如初。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