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家庭保健小妙招,简单易学的艾灸与穴位按摩法
2025-03-28 11:18:50
作者:韦斯妮
作者单位:南丹县人民医院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家庭保健方法备受关注。艾灸和穴位按摩作为传统中医的瑰宝,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特点,非常适合家庭日常保健。以下是对这两种方法的详细介绍,旨在帮助您和家人享受更健康的生活。

艾灸——温通经络的“小火苗”

(一)艾灸的作用机制:艾灸通过燃烧艾叶制成的艾绒、艾柱或艾条,对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施加温热刺激,激发经气运行,调整人体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艾草性纯阳,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的显著功效。

(二)艾灸工具推荐:家庭艾灸建议选用3年以上陈艾制成的家用艾条,优质陈艾艾绒色泽土黄,气味清香。搭配艾灸盒使用,不仅安全便捷,还能更好地享受艾灸的益处。

(三)艾灸的时间安排:每个穴位艾灸时间应控制在10~15分钟,每周2~3次为宜,最好在饭后一小时进行,以保证效果并避免不良影响。

(四)艾灸方法及适用穴位:悬灸:这是家庭中最常用的方法,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和隔物灸。

1.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穴位,距皮肤2~3厘米处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适用于足三里穴,可调节脾胃功能,增强免疫力。

2.回旋灸:在距皮肤3厘米左右处,将艾条围绕穴位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移动,适用于面积较大的穴位或部位。

3.雀啄灸:像小鸟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艾条,产生较强的温热感,适用于急症或虚寒症较重者。

4.隔物灸:如隔姜灸,将姜片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绒制成的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具有温中散寒、止呕解表的作用。

(五)艾灸注意事项:1.保持环境通风,避免烟雾积聚。

2.全神贯注施灸,防止艾灰掉落烫伤皮肤。若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洗并涂抹烫伤膏。

3.饥饿、过饱、过劳、醉酒状态下不宜艾灸。

4.孕妇腰骶部、腹部及特殊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等)禁止艾灸。

穴位按摩——激发经络活力的健康密码

(一)穴位按摩的作用原理:穴位按摩通过手指揉按动作对穴位施加刺激,激发经络气血顺畅运行,调节脏腑功能。操作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极为便捷。

(二)常用保健穴位及按摩方法:1.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摩时可先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腹按压合谷穴,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3~5分钟,然后换另一侧。合谷穴具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常按摩可缓解头痛、牙痛、咽喉肿痛等症状。

2.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用拇指指腹按压内关穴,双侧同时进行,每次按压3分钟左右。内关穴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对心悸、胸闷、胃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后,用一只手握住脚趾,另一只手拇指指腹按压涌泉穴,力度适中,每次按压5~10分钟。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位,按摩此穴可滋阴降火、补肾益精、强身健体。

(三)穴位按摩注意事项:1.按摩前修剪指甲,避免损伤皮肤。

2.按摩力度根据个人体质和承受能力调整,以感觉酸、麻、胀、痛为宜。

3.孕妇按摩某些穴位(如合谷穴、三阴交穴等)需谨慎,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结语

艾灸与穴位按摩,作为家庭保健的优选方法,通过日常实践,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并改善身体状况。然而,重要的是要明确其辅助性质:在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或确诊疾病时,务必及时就医,遵循专业医疗指导。这些家庭保健小妙招旨在为您和家人的健康提供额外支持,但绝不能替代正规医疗治疗。愿这些简单易学的保健方法,成为您健康生活的得力助手,让您在享受家庭温馨的同时,也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