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打开呼吸治疗的关键钥匙
2025-03-18 10:07:18
作者:刘爱华
作者单位:蒙阴县人民医院
在呼吸科门诊,每天都有患者举着相似的药盒反复询问:“医生,我按时用药了,怎么还是喘不上气?”当药师检查他们的吸入装置时,常常发现残留的药物粉末、松动的剂量计数盘,或是留在装置内的半截胶囊。数据显示,我国慢性气道疾病患者中,吸入装置操作错误率高达59%,这些被浪费的药液和错失的治疗机会,让看似简单的吸入操作成为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

一、认识呼吸道的“靶向快递系统”

吸入治疗通过特殊装置将药物直接递送至下呼吸道,其优势在于:

直达病灶:肺部给药量是口服的20-100倍;快速起效:5分钟内达到血药峰浓度;减少副作用:全身暴露量仅为口服的1/10。

常见的三大类装置各有特点:

1. 压力定量吸入器(pMDI):经典铝罐结构,内含推进剂,适用药物有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等,它关键指标是每次喷射剂量恒定(±15%)。

2. 干粉吸入器(DPI):代表装置有都保、准纳器、吸乐,它的驱动原理是患者吸气气流分散药物,但需达到30-60L/min吸气峰流速。

3. 软雾吸入器(SMI):机械弹簧驱动,雾速<0.8m/s,它的优势是肺部沉积率最高达52%,典型装置是能倍乐。

二、不容忽视的操作细节

pMDI使用五步法:1、垂直摇匀4-5次来激活悬浮液2、缓慢呼气避免气体残留3、双唇包紧吸嘴防漏气致剂量损失4、同步启动装置与深吸气5、屏息10秒。

DPI常见误区纠正:使用都保装置时需垂直装药,旋转底座应听到“咔嗒”声;使用准纳器时滑动杆应推到底部,暴露全部药粉;使用吸乐装置时刺破胶囊后需立即吸入,避免受潮。

维护保养要点:每周用干布擦拭吸嘴但禁用酒精;装置如果浸水立即报废;都保剂量窗显示红色时需及时更换。

三、特殊人群使用指南

儿童患者:4岁以下建议配合储雾罐使用,面罩型储雾罐需覆盖鼻梁至下巴,每次吸入后需清洁面部防局部副作用。

老年患者:手部关节炎患者优先选用DPI;认知障碍者可选用有声提示装置;定期检查剂量计数器防空吸风险。

四、临床验证操作正确性的技巧

三步确认法:

1. 视觉检查:装置内无药物结块或残留

2. 听觉验证:DPI吸气时应听到持续气流声

3. 触觉测试:pMDI喷射时面部感知冷雾

药师特别提醒:吸入含激素药物后必须漱口以减少口咽部沉积;不同装置不可混用;定期进行装置操作复训,可以每3个月评估1次。

五、总结

吸入治疗是呼吸道疾病管理的基石,但若操作不当,不仅造成药物浪费,更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建议患者在每次就诊时携带吸入装置,由药师现场指导操作。当您发现装置计数器异常、吸入阻力改变或出现咳嗽加重时,请立即联系医疗团队。记住,正确的吸入操作是让药物起飞的跑道,只有规范使用,才能让每一口呼吸都充满治疗的力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