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呼吸道的“靶向快递系统”
吸入治疗通过特殊装置将药物直接递送至下呼吸道,其优势在于:
直达病灶:肺部给药量是口服的20-100倍;快速起效:5分钟内达到血药峰浓度;减少副作用:全身暴露量仅为口服的1/10。
常见的三大类装置各有特点:
1. 压力定量吸入器(pMDI):经典铝罐结构,内含推进剂,适用药物有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等,它关键指标是每次喷射剂量恒定(±15%)。
2. 干粉吸入器(DPI):代表装置有都保、准纳器、吸乐,它的驱动原理是患者吸气气流分散药物,但需达到30-60L/min吸气峰流速。
3. 软雾吸入器(SMI):机械弹簧驱动,雾速<0.8m/s,它的优势是肺部沉积率最高达52%,典型装置是能倍乐。
二、不容忽视的操作细节
pMDI使用五步法:1、垂直摇匀4-5次来激活悬浮液2、缓慢呼气避免气体残留3、双唇包紧吸嘴防漏气致剂量损失4、同步启动装置与深吸气5、屏息10秒。
DPI常见误区纠正:使用都保装置时需垂直装药,旋转底座应听到“咔嗒”声;使用准纳器时滑动杆应推到底部,暴露全部药粉;使用吸乐装置时刺破胶囊后需立即吸入,避免受潮。
维护保养要点:每周用干布擦拭吸嘴但禁用酒精;装置如果浸水立即报废;都保剂量窗显示红色时需及时更换。
三、特殊人群使用指南
儿童患者:4岁以下建议配合储雾罐使用,面罩型储雾罐需覆盖鼻梁至下巴,每次吸入后需清洁面部防局部副作用。
老年患者:手部关节炎患者优先选用DPI;认知障碍者可选用有声提示装置;定期检查剂量计数器防空吸风险。
四、临床验证操作正确性的技巧
三步确认法:
1. 视觉检查:装置内无药物结块或残留
2. 听觉验证:DPI吸气时应听到持续气流声
3. 触觉测试:pMDI喷射时面部感知冷雾
药师特别提醒:吸入含激素药物后必须漱口以减少口咽部沉积;不同装置不可混用;定期进行装置操作复训,可以每3个月评估1次。
五、总结
吸入治疗是呼吸道疾病管理的基石,但若操作不当,不仅造成药物浪费,更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建议患者在每次就诊时携带吸入装置,由药师现场指导操作。当您发现装置计数器异常、吸入阻力改变或出现咳嗽加重时,请立即联系医疗团队。记住,正确的吸入操作是让药物起飞的跑道,只有规范使用,才能让每一口呼吸都充满治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