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通过一条带有光源和摄像头的特殊软管(胃镜)进入患者的上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和十二指肠),以观察这些部位的病变情况。本文将详细介绍胃镜检查的流程、准备事项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准备这一检查。
一、胃镜检查流程
1.检查前准备
饮食准备:在做胃镜前,患者需禁食6-8小时,确保胃内排空,减少食物残留对检查视野的干扰。若上午检查,前一晚进食易消化食物后需禁食禁水;若下午检查,当日早餐禁食禁水即可。同时,检查前2-3天内,应避免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
药物准备:告知医生自身病史、用药情况等,医生会评估是否需停用抗凝药等可能影响胃镜观察的药物。如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需在检查前停药1周,防止发生消化道大出血。
心理准备:胃镜检查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不适感,如恶心、呕吐等。因此,需要进行心理准备,放松心情,配合医生进行检查。
麻醉准备:检查前,医护人员会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胶浆或喉头喷雾,以减轻进镜时的恶心、呕吐反射。
2.体位摆放
患者需取左侧卧位,双腿微屈,头稍后仰,颈部保持放松,如同日常左侧卧休息状。这样的姿势利于胃镜顺利经口腔、食管进入胃部。
3.进镜操作
医生手持胃镜,先将胃镜前端经患者口腔轻柔放入,顺着咽喉自然弧度缓慢推进,通过食管入口,再逐步深入。细致观察食管黏膜有无炎症、溃疡、肿物等异常,之后进入胃部,全方位查看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各部位状况及十二指肠球部、降部黏膜表现。
4.检查过程配合
患者要平稳呼吸,避免吞咽、咳嗽动作,有恶心感时尽量忍耐,切不可自行拔镜。若实在不适,可举手示意医生暂停。
5.检查后处理
检查结束后,需禁食2小时,待咽喉部麻醉感消退后再进食温软流食。当天避免剧烈运动、驾车等。若取了活检,要依医嘱关注有无腹痛、呕血等情况。
二、胃镜检查准备事项
1.饮食调整
检查前一天晚上起,应开始禁食、禁水,确保胃内排空。前一天饮食应以少渣食物为主,如稀粥、软饭、烂面条、肉末、菜泥等,尽量不饮用牛奶或酸奶等影响检查效果的食物。
2.药物管理
检查前需停用可能影响胃镜观察的药物,如抗凝药物、胃药等。高血压患者检查当日早晨可用一小口水送服降压药物,防止检查过程中因血压过高发生不良反应。糖尿病患者检查当日早晨应暂停降糖药或胰岛素。
3.心理准备
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可以与医生沟通,了解检查过程,减轻恐惧心理。
4.其他准备
检查前应取下义齿(假牙)、眼镜等物品,以免影响检查。年纪较大的患者还需完善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评估患者能否耐受内镜检查。
三、胃镜检查注意事项
1.检查后饮食
检查后1-2小时内勿进食,2小时后,若喉咙没有感觉不舒服,可先喝水,再逐渐过渡到温软食物,如米汤、菜汤等。避免刺激性饮食,禁止吸烟饮酒,喝浓茶,以减少对胃黏膜创伤面的刺激。
2.检查后活动
检查后适当休息,不宜做剧烈运动。无痛胃镜的患者术后不能驾车,不能从事高空、精细作业以防意外。
3.观察症状
检查后三天内可留意大便颜色是否正常,如果出现柏油样黑便,要及时就医。
4.咽部不适
检查后咽喉部可能会有疼痛及异物感或出现声音嘶哑,一般3-5天内会好转。可含服含碘润喉片、草珊瑚含片等缓解症状。
四、总结
胃镜检查是消化内科门诊最常用的检查方式之一,通过胃镜可以直观观察上消化道的病变情况,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消化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胃镜检查前,患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饮食调整、药物管理、心理准备等。检查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保持平稳呼吸,避免吞咽、咳嗽动作。检查后,需注意饮食调整、适当休息、观察症状等,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身体的恢复。
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希望读者对胃镜检查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准备和应对这一检查,保障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