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多重用药,风险几何?老年人用药安全解析
2025-04-16 00:00:00
作者:郑芳英
作者单位:平度市明村镇马戈庄卫生院 

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关注。许多老年人因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常常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这种现象被称为 “多重用药”。多重用药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病情,但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风险。

一、老年人多重用药现状

据统计,我国超过半数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疾病。以一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老人为例,他可能需要服用降压药、降糖药、抗血小板聚集药以及调节血脂的药物等,算下来每天可能要吃七八种甚至更多药物。而且,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更长,这就使得多重用药带来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二、多重用药的风险剖析

(一)药物相互作用

不同药物在体内相遇时,可能会发生 “化学反应”,这就是药物相互作用。比如,一些降压药和抗心律失常药联用时,可能会导致血压过度下降,引发头晕、乏力甚至晕厥。还有些老年人在服用抗生素的同时,又服用治疗心脏病的地高辛,抗生素可能会增加地高辛在体内的浓度,导致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症状。据研究,同时服用 5 种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约为 10%,而当服用药物达到 10 种时,发生率可飙升至 50% 以上。

(二)不良反应增多

每种药物都有其不良反应,老年人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自然大大提高。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常用于缓解疼痛,但这类药物可能会损伤胃黏膜,引起胃肠道出血。如果老年人在服用此类药物的同时,又服用抗凝血药,那么胃出血的风险将显著增加。此外,一些药物还可能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精神错乱等,这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意外发生的风险。

(三)服药依从性差

面对一大堆药物,老年人很难记住每种药物的服用时间、剂量和方法。有的老人可能会忘记服药,导致病情控制不佳;有的则可能误服、漏服,甚至重复服用,这些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比如,糖尿病患者如果漏服降糖药,血糖可能会大幅波动;而重复服用降压药,则可能导致低血压,引发脑供血不足。

三、保障老年人用药安全的建议

(一)定期评估药物治疗方案

老年人应定期到医院复诊,医生会根据其病情变化,重新评估药物治疗方案。对于一些病情稳定、症状改善的慢性疾病,医生可能会适当减少药物种类或剂量。例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良好且稳定,医生可能会在密切监测下,尝试降低降压药的剂量。

(二)遵循医嘱,规范用药

老年人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在服用药物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如果对药物有任何疑问,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例如,一些药物需要在饭前服用,以更好地发挥药效,而有些则需要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三)简化用药方案

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医生会尽量简化用药方案。比如,将几种作用相似的药物合并为一种,或者选用复方制剂。对于每天需要服用多种药物的老年人,可以使用分药盒,将每天不同时段需要服用的药物分别放置,这样能有效避免漏服或误服。

(四)加强沟通

老年人要与医生、药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告知他们自己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等。因为有些保健品也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同时,家人也要关注老年人的用药情况,帮助他们管理药物,提醒按时服药。

多重用药给老年人带来了诸多风险,但通过定期评估治疗方案、规范用药、简化用药流程以及加强沟通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保障老年人的用药安全,让他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享受健康的生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