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联播
热点排行
平武: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筑基强能,基层医疗焕发新活力
2024-11-11 16:10:37
作者:唐艺月
作者单位:平武县卫健局

健康宣教

平武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居涪江上游,全县辖区面积5974平方公里,辖6镇14乡(12个民族乡),常住人口12.64万人,是享受少数民族待遇比照县。县域地广人稀、人口基数小、服务半径大,从南端到北端的距离超过150公里。近年来,平武县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立足地形地域等实际情况,着力打造平通、江油关、水晶“两南一北”3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全面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占比78.09%。

聚焦综合保障 夯实次中心发展基础

政府主导明方向。县委、县政府将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成立县委、县政府主导的建设领导小组,加强指导及统筹管理,落实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主体责任。3个次中心均按二级综合医院规划,其中平通、水晶聚焦急诊急救与多学科协作,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稳固“南北大门”;江油关采取“综合+专科”,发展精神卫生专科填补县域医疗服务空白。

财政保障促发展。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重点用于改建3个次中心并划拨土地新建院区,配置CT、DR等医疗设备,建成百级、万级标准的层流手术室,就医环境大幅改善。此外,对次中心实施财政全额保障工资及“五险两金”的政策,落实“两个允许”,极大地激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部门联动添动能。给予次中心建设推进期医保特殊政策,医保资金依据实际使用实报实销,不受总额限制,鼓励发展业务,基层医疗活力得到激发。为解决人员问题,对次中心人员编制进行调整,通过“招调培聘”(公开招聘、县域内调整、定向培养、自主临聘)等方式新进专业技术人员81人。其中,依托多所高校定向培养的医学本科生已有52人入编,并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培育乡村医生。

聚焦资源整合 提升次中心服务效能

承上启下强枢纽。县域医疗次中心的建设实行“一中心一方案”策略,着力强化实际服务功能。按照“县级带中心,中心辐射全域”的战略布局,市、县派员下沉支援次中心,通过“传帮带”“跟班学”提升次中心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探索次中心整合片区小弱卫生院,实行“强院带弱院”的管理模式,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高效统筹与优化配置,发挥好次中心的枢纽作用,促进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发展与共同进步。

片区引领强救治。次中心增设口腔科、精神科、胃肠镜等特色科室,同时强化急诊科室的建设,均建设完成胸痛救治单元。通过与片区一般卫生院的人员互派、业务互动,开展片区培训、业务指导,推动片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次中心建设后累计开展新项目、新技术78项,发挥好次中心片区引领作用,满足了片区乡镇居民对于急诊急救、常见疾病诊疗及常规手术的需求,就近就医的人数实现了显著增长。2023年,平通羌族乡中心卫生院的门急诊、住院、手术及业务总收入较建设前分别提升125%、409%、154%和376%;2024年上半年,水晶镇中心卫生院和江油关镇中心卫生院的总诊疗量相较于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4%和12.5%,出院人次也分别增长20.3%和27.3%。

协同发展强公卫。大力推行公共卫生联盟“1+3+X”模式,以3个次中心为关键节点,发挥核心作用,构建“强引领、广辐射”的协同发展体系,借助次中心的标杆效应、指导效力、统筹效能,实施“一月一清单、一月一质控、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导”的管理机制,有力拉动片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同时3个次中心之间加强经验交流,推进基层公卫服务同质化管理。

聚焦便民惠民 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感

利民措施惠群众。次中心及其他乡镇卫生院全面实行县域内所有参保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推行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已为群众节省超过百万费用,有效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负担,同时大幅缩短了就医时间,显著提升了群众的就医体验。建设健康小屋实现健康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患者检查结果的自助查询,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家医服务暖人心。家医团队通过面对面解读体检报告、定期上门访视、建立健康档案等措施,将医疗服务延伸至家庭。同时,注重个性化健康管理,家医团队的贴心服务实现了医疗服务的人性化与温度化。

医保创新减负担。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作为突破口,在全市率先推行家庭医生签约“两病医保服务包”,该服务包涵盖疾病病程的监测评估、用药保障等多项内容,其资金在全县医保总额控制之外单独考核支付,显著减轻了高血压、糖尿病“两病”患者的门诊医疗负担。2023年,高血压的有效控制率由原先的65.24%提升至89.48%,糖尿病的有效控制率也从61.17%提高到了72.39%。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