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赢得一片赞许
2014年3月,杨晓蓉通过人才引进到江油市妇幼保健院从事儿科临床工作,漫长的岁月见证了她对这份事业的执着。儿科的工作充满挑战,面对的患者年龄小、表达能力有限,病情变化快,但这些困难从未让杨晓蓉有过丝毫退缩,她的初心始终如磐。
杨晓蓉说:“医生这个职业直接面对着生命,风险性高,而我们儿科医生除了面对患儿的生命,还有一个个家庭的幸福,所以我们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只有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一丝不苟,才能干好我们的工作,才能守住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幸福。”
作为一名高年资儿科医生,杨晓蓉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刻刻都把自己当作值班医师随叫随到,以院为家。在工作中只要科室和病员有需求,都能坚持及时到场。
专注传承,发扬中医智慧与文化
作为中医儿科专家,杨晓蓉擅长运用中医的丰富理论和方法治疗儿科疾病。她深入钻研中医古籍经典,主动申请到成都中医药大学进修中医儿科6个月,先后引进多项中医药适宜技术,运用中药穴位贴敷、小儿推拿、小儿捏脊、中药熏洗、耳穴压豆、针灸、埋针治疗、穴位埋线、子午流注开穴法、中药泡洗、雷火灸、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等,中医药服务比例达到80%以上。
“不用打针吃药,也能治病!”在江油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不少家长由衷感叹祖国医学的神奇。科室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免去孩子打针吃药之苦。其中三伏贴、三九贴、健脾助长贴等中药敷贴,更是深受市民好评。
在完成临床业务工作的同时,杨晓蓉对科研领域同样展现出非凡的热情和卓越的能力。她明白科研是推动中医儿科发展的关键力量。她积极参与多项科研项目,针对儿童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新方法、中药方剂的改良优化等展开深入研究。通过严谨的科研设计、大量的临床观察和数据分析,她不断探索中医在儿科应用中的新途径。
近年来,杨晓蓉成功申报江油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带动全体儿科医护人员积极参与临床科研项目,在临床工作中收集整理数据,掌握儿科基层工作中的第一手资料,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此外,她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拓展思维,在多个专业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通过写文章、讲课、带教、科普答疑等方式培养医生队伍,帮助患儿家长,回报社会。
育人和创新,提升科室诊疗水平
作为科室的学科带头人,多年来,她积极参与医院的团队协作和人才培养工作。杨晓蓉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年轻医生,帮助他们成长。在科室里,她组织病例讨论、学术讲座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整个团队的医疗水平。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优秀的儿科医生涌现出来,为江油市的儿童健康事业持续注入力量。
在注重人才培养的同时,杨晓蓉还着重从科室管理、发展特色专科、拓宽病源等方面下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通过调整病房布局、开拓新的专科特色、挖掘服务空间,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改善医患关系、扩大行业影响,现在中医儿科医务人员凝聚力明显得到加强,已然成为一个团结、和谐、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
如今,医院中医儿科医疗水平在不断提升,医患关系融洽,就医环境舒适,工作人员工作热情高涨,患儿及家属满意度不断提升。
惠及社会,中医知识走进万家
江油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还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如同一股股暖流,滋润着社会的各个角落,为儿童健康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社区义诊是江油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公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护人员们带着专业的医疗设备和满满的爱心,走进各个社区。
在义诊现场,中医儿科医生们为孩子们提供免费的健康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检查口腔、心肺听诊等,仔细评估孩子们的生长发育状况。同时,通过望、闻、问、切,为有健康问题的孩子进行初步诊断,并给予专业的建议。他们向家长们耐心讲解中医儿科保健知识,教他们如何通过观察孩子的舌苔、面色来判断健康状况,以及一些简单实用的推拿手法,像捏脊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等。这些知识让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照顾孩子,提高了社区家庭对中医儿科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他们与当地慈善组织、社区合作,为贫困家庭的儿童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支持。对于患有慢性疾病或需要长期治疗的贫困儿童,医院开辟绿色通道,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同时,还为这些家庭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和营养指导,全方位保障贫困儿童的健康成长。对贫困儿童的援助体现了中医儿科公益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健康的权利。
作为中医儿科医生,杨晓蓉说:“医路漫漫,在医学的道路上,我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不断发挥妇幼保健中医药特色医疗,用自己的专业、爱心护航妇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