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联播
热点排行
记者实地探访,揭秘华西医院锦江院区四大亮点
2025-02-10 09:30:44
作者:冯若冰
作者单位:大众健康报
本报记者 冯若冰 2月5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锦江院区正式全面试运行,这意味着在华西坝院区、温江院区基础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正式开启了“一院三区”的运行模式。这一新院区如何破解“看病难”?患者就医体验将有哪些升级?2月7日,记者走进锦江院区实地探访。

 

据了解,除了提供门诊服务外,锦江院区还提供手术、住院、体检等服务,日间手术中心、眼科、神经内科、小儿外科等10个科室病房已陆续收治患者。

按“中心”整合资源 专科专病“一站式”解决

“以前带孩子看病,骨科、眼科、耳鼻喉科要跑不同楼层,现在一个区域就能搞定!”上午十点,家住东门的市民王先生带着儿子在锦江院区儿童医学中心就诊后感慨道。这正是新院区门诊设计的最大亮点—以“中心”为单位整合专科资源,打破传统科室分散的布局模式。

 

目前,锦江院区开放了眼科、小儿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38个科室。与其他院区不同,锦江院区门诊部共设置了儿童医学中心2个诊区以及神经疾病中心、综合诊区、特需门诊共5大诊区。记者注意到,通过“区域”划分,各诊区的排队情况得到很大缓解。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部副主任曾利辉介绍,锦江院区在优化患者诊疗流程方面做了很大提升,在五大中心的区域里都设计了收费和采血点,患者在一个区域里就可以完成看病、缴费、采血以及相关的专科检查。减少跑路,真正实现。

副高以上专家占比60%  挂号不再“拼手速”

“华西专家号太难抢!”这一困扰患者多年的难题,在锦江院区得到缓解。新院区与华西坝、温江院区实行同质化管理,副高以上的专家占比达60%。“关于出诊频次,我们将半天门诊作为1个诊次计算,相比华西坝院区专家每周出诊1个诊次,在锦江院区空间资源得到拓展,大部分专家都达到每周2个诊次以上,扩大了专科医生号源,满足更多患者的就医需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部副主任曾利辉表示。

 

目前,锦江院区门诊周一至周五开诊,设置有专科门诊和特需门诊,门诊综合楼38个诊室已经全部开放,每日130余个诊次,4000多个号源,其中不少都是难挂的专家号。

随着本月感染门诊、结核门诊的增设,号源将进一步扩容。未来也将继续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出诊科室和号源。患者可通过“华西医院”微信公众号或“华医通”APP预约,并自主选择检查院区。

日间手术中心升级,300余种手术实现“24小时医疗闭环”

“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不超过24小时,但安全链延伸至术后72小时。病人出院后,我们会通过随访和应急预案来保证病人的术后安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中心副主任、日间手术中心主任梁鹏介绍,目前日间手术中心开展的日间手术项目包括腹腔镜、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结节、结肠癌等近300余种术式,共涉及20余个临床科室,40多个医疗组长。

记者在锦江院区2号楼9层日间手术中心看到,这里除了开放40张床位,设置有单人间、双人间、四人间三类外,还配备了专用手术电梯。

据介绍,目前华西坝院区日间手术病房已全部搬迁至锦江院区,后续需要做日间手术的患者,需要前往锦江或温江院区。“温江院区保留的是内镜息肉切除术、眼科、肺部胸腔镜手术;锦江院区的日间手术主要是普外手术,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乳腺癌手术、结肠癌手术、小儿外科的一些手术以及耳鼻喉科手术等。”梁鹏告诉记者,试运行期间,日间手术中心每天大概收纳25个患者,正式运行后将全面铺开,未来还会继续进行术式拓展。

环境更优、检查更快,就医体验全面升级

据悉,锦江院区是华西医院首个床位规模超1000张的直属分院区,规划床位1300张,分两期进行建设。

 

走进锦江院区,宽敞明亮的候诊区、智能导诊系统、一站式服务窗口令人耳目一新。记者看到,门诊各诊室前设置了自助服务区,每台自助机都支持挂号、门特缴费、检查预约、报告/病历/发票打印等功能。原来需要人工窗口排队办理的所有业务,自助机基本可以完成。

 

在检验、检查方面,目前,除了核医学检查外,其他检验、检查项目在锦江院区基本都可以完成,预约检查的等候时间更短,患者可以自行选择华西坝院区、锦江院区和温江院区预约检查。锦江院区采用分时段报到、就诊模式,为减少就诊、检查前的等候时间,患者根据预约时段按时到院即可。

此外,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医院在工作日为患者免费提供往返华西坝院区和锦江院区的交通车。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