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初诊于某医院时,心脏超声显示全心显著扩大,左室射血分数仅23%(正常值≥50%),伴随呼吸困难、双下肢重度水肿等典型心衰症状。根据临床指南,此类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0%,传统观念认为心脏扩大与功能损伤难以逆转。
精准施治
一是急性期容量调控。通过利尿剂与超滤技术精准管理体液平衡,迅速缓解症状。二是慢性期药物滴定。采用“新四联”药物(ARNI/ACEI/ARB、β受体阻滞剂、MRA、SGLT2i)逐步调整剂量,最大化改善心肌重构。三是全程化康复管理。制定阶梯式运动训练计划(含心脏康复操),结合营养指导,显著提升患者运动耐力与生活质量。
智能化随访
通过门诊随访动态监测心率、血压、肾功能及BNP等指标,实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将数据同步至国家心衰中心平台,确保诊疗质量符合国家级标准。
疗效突破
治疗三个月后,患者心脏超声显示左室结构回缩至正常范围,射血分数提升 49%,实现从“不可逆心衰”到“功能重建”的跨越式突破。此案例印证了“早期强化干预可逆转部分心衰患者心脏重构”的最新医学共识。
该心衰中心负责人表示,本病例成功为扩心病、缺血性心肌病等难治性心衰患者提供了可复制的治疗范式。医院将持续优化‘药物-器械-康复’一体化路径,推动更多重症患者回归正常生活,践行让每一位心衰患者获得精准治疗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