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到这里帮扶开始,除了我,已经来了2批共8位医生,主要来自肝胆科、五官科、妇科、麻醉科和呼吸科。今天我就跟大家讲一讲我们的帮扶故事。
金海英(前排右一)和其他帮扶医生
第1个故事
“我们竟真的做成了当初画的饼”
初到甘洛县人民医院时,医院如一盘散沙,员工对医院的发展没有信心,辞职的人很多。那一年的中层干部会上,我给大家画了一个“饼”,我说我们可以花三年的时间,让甘洛县人民医院挤进凉山州县级医院的前列,但是要做成这个“饼”,我们需要做很多努力。
难得的是,他们竟然相信了我画的这个“饼”,这两年多来,我们很努力地把提到的举措一一落地。其中有一个就是——我们需要入村。甘洛县有127个村,这些村基本上都分布在海拔两三千米的山上,道路崎岖,距县城最远的村路程要近三个小时。这两年多来,这群可爱的医护人员们把127个村都走遍了,一个都不落,而且走了两轮。有一次,风雪挡住了医护人员前行的道路,他们就下车拿着设备步行入村,有位医生在朋友圈里写道“路再远我们也会到达”,当时我被深深触动了。
通过近三年的努力,我们竟真的基本做成了当初画的“饼”。跟刚来时相比,我们的门急诊人次增幅达到了33,手术人次增幅达到23,介入手术也开展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和创伤中心也建成了。
2023年、2024年开启两轮大型入村巡回义诊,将健康送到一百二十七个行政村
第2个故事
“这里的乡亲是多么淳朴善良”
然后我想讲讲这里的患者。
有一位腰椎间盘严重突出的患者,伴椎管严重狭窄,基本上走不了路,被评为四级残疾。听说甘洛县人民医院现在技术提高了,驻村帮扶干部就把她带过来试一下。当她听说这个病在我们这里能治好,而且没钱可以先欠着的时候,她号啕大哭。
那时,她的家里有3头没有长大的猪、10只鸡,她卖了那3头猪,凑了5000元,办了住院手续。手术非常成功,她现在已经可以正常行走、脱离残疾,但是还欠了医院医药费14000元。上个月,我跟她说,我们帮忙申请到了东西部协作支援的一个公益项目,可以解决这剩下的14000元,她又哭了,随即起身,准备从家里剩下的10只鸡中杀一只给我吃,我当时是“落荒而逃”。
这就是甘洛的乡亲,他们淳朴善良,简单直接,经常令我感动不已。
第3个故事
“他们手把手地带出许多徒弟”
再来讲讲我们这些敬业的帮扶队员吧。
在耳鼻喉科帮扶的姚寿国医生一直记得,有位孕妇患耳内胆脂瘤,痛不欲生。可那时候我们刚到一个月,很多设备、器械都还没有。结果是姚寿国在仓库里找到一个尘封已久的耳内镜,用眼科器械代替耳科器械,硬是把这个手术做下来了。
经过两轮帮扶,现在的耳鼻喉科不仅参照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配置重新进行了打造,还成功带出了两个徒弟。有位医生叫吉木溜溜,每次手术,无论是自己下夜班、休息日,还是门诊,她都会想办法参与,围手术期管理也尽心尽力,让患者都能满意出院。1年时间下来,五官科常见手术她已经基本都能做了。
吉木溜溜(做)在帮扶医生孔德秋(右)的带教下,学习手术
还有普外(肝胆)科的范天逸医生,他经常一着急就扶着徒弟的手,手把手地教他们做手术。在徐丽平和范天逸的两轮带教下,现在科里的年轻医生已经可以独立完成腔镜下的简单手术了。
范天逸手把手教学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甘洛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们也将在这里写下更多的改变故事,创造更多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