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医生上线 帮助孤独症孩子唤醒社交
“轻轻地摸一摸狗狗……帮狗狗梳梳毛……”当天,来自成都市温江区和谐宠爱宠物综合服务社区学校的5只疗愈宠物来到医院,为20余位孤独症家庭带来了一场生理和心理的疗愈之旅。
在专业动物疗愈师和康复治疗老师的陪伴下,孤独症儿童们与性格温顺、经过严格训练且做好健康防护的狗狗们开启了奇妙之旅。在这里,孩子们在安全距离内仔细观察狗狗的一举一动,尝试着用手轻轻触摸它们柔软的毛发,小心翼翼地给它们喂食,在无声的交流中,逐步建立起与动物的信任与联系。
“宠物疗愈师目前一种比较新兴的疗愈方法,孤独症儿童往往存在社交障碍,通过与宠物的互动,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社交唤醒,主动社交并且进行社交反馈,在宠物辅助认知强化活动中,孩子通过观察宠物行为、学习照顾宠物等,能提升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儿童康复一科主任康晓东介绍。
宠物疗愈师高洁告诉记者,宠物疗愈目前适用场景较多,可以帮助老年人、有认知障碍者、孤独症患者、抑郁症患者等群体提升认知能力,刺激大脑多区域活动,激发情感反应,对认知功能产生积极影响,宠物可以作为社交桥梁,帮助孤独症儿童增加主动社交频次,拓展社交圈子。同时,长期与宠物相处进行动物疗愈,能够让儿童形成稳定的情感依托和表达方式。宠物的陪伴和无条件的爱,能给予孩子安全感,帮助他们缓解焦虑、紧张等情绪,建立更健康的心理状态。
从孤独症儿童成为钢琴老师
下午4点,忙碌的住院大厅响起悠扬的琴声,弹奏钢琴的正是26岁的孤独症患者白玮成。在他身旁围坐一圈的孤独症儿童和家长们听得入神。
白玮成自小确诊孤独症后,曾因语言和社交障碍遭到同学家长的联名投诉,面临退学危机。但在家长的努力和校长的接纳下,他得以继续学业,最终考入四川音乐学院,成为四川省首位通过全国统一高考被大学录取的孤独症学生。
如今的白玮成已是一名钢琴教师,他通过音乐疗愈帮助学生康复,为普通孩子和孤独症、唐氏综合征等特殊群体教授钢琴,并多次在成都世园会、残运会等场合进行公益演出,用音乐架起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白玮成的成长故事鼓舞着在场的所有孤独症家庭,也给他们带来信心与希望。患者家属刘楚华告诉记者,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疗愈尝试,更是汇聚各方力量,为孤独症儿童搭建融入社会的桥梁,让他们在爱与关怀中逐梦星空,拥抱未来。希望在未来,会有更多温暖的力量为这些“星星的孩子”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