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联播
热点排行
援非札记|从巴山蜀水到西非海岸,一个平昌检验医师在显微镜里的生命守望
2025-04-16 10:46:22
作者:祝立雪
作者单位:平昌县人民医院
"援非是光荣的使命,更是对生命的礼赞。"2024年5月,来自平昌县人民医院的戚红辉带着这句话,踏上几内亚比绍的土地。经过严格选拔,他成为四川省第20批援非医疗队队员,在卡松果医院接过了第19批队员的接力棒。

"为什么非要去非洲?国内不好吗?"出发前每当家人这样追问时,戚红辉都沉默以对。在国内三甲医院的检验科工作,设备精良、生活安稳。但在这里疟疾横行,条件艰苦,危机四伏……临行前的家里,空气仿佛凝固。他知道家人的担忧,可心底的使命感更强烈,作为一个检验医生他更知道,在非洲,一个检验结果,可能就是生死之间的判决。最终,他还是踏上了这条并不好走的路。

戚红辉至今记得初到几内亚比绍时的震撼——炽烈的阳光倾泻在这片贫瘠而美丽的土地上,海风里裹挟着咸腥与希望。这里的医院没有稳定的电力,没有充足的试剂,甚至连最基础的医疗秩序都是一种奢侈。

"检验科是医生的眼睛,"他轻声说,"可在这里,我们常常要在黑暗中摸索。"仪器因电压不稳而经常罢工,患者因文化隔阂而恐惧抽血,一张看似简单的化验单背后,是无数个在汗水和挫败中反复校准的日夜,但他没有退缩。戚红辉自费从国内买来珍贵的免疫检测试剂,为检验科建立起了室内质量控制L-J质控规则和质控操作程序,大大提高了检验质量,让"精准"二字在这片医疗荒漠中生根发芽。当地同事称戚红辉为"白求恩",而他只是笑笑,继续埋首于显微镜和试剂瓶之间。

让戚红辉最揪心的还是那个叫Nhaga的患者。糖尿病让伤口狰狞,贫穷让希望渺茫。他知道,此刻检验科里每一个血糖数值的波动,都关乎着这个家庭顶梁柱的生死。戚红辉像守护易逝的晨露般守着那些数据,调整方案,反复确认。通过团队的合作,当Nhaga的创面终于结痂,这个沉默的非洲汉子哽咽着说"是中国医生让我重新站起来"时,戚红辉才松了一口气。

援非,是使命,是热爱,更是一份跨越万里的生命之约。

还记得那天的送别会上,阳光映照着鲜艳的红旗,在白大褂上投下灿烂的中国红。"我是戚红辉,是平昌县人民医院检验科的一名普通医生……"那一刻,会场里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身上迸发出的坚定力量。而今,在非洲炙热的土地上见证他践行诺言的每一天,才真正明白这番誓言的分量。在这片被世界遗忘的角落,戚红辉用试管和离心机谱写着一曲无声的仁心乐章。没有鲜花掌声,只有显微镜下跳动的生命信号,和患者眼中重燃的光亮——那是一个中国医者,留给非洲大地最温柔的印记。

戚红辉在日记里写道:"援非不是壮举而是把普通做到极致。"当Nhaga的伤口终于愈合,当非洲医生学会第一个检验操作,他明白医者的初心,就是在最需要的地方,种下专业的种子,然后静待花开。 

那条难走的路,为什么还要走?有人问戚红辉:"这么苦,值得吗?"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这里需要我。"在非洲,已经见过太多因延迟而耽误治疗的患者,也见过太多因检验条件有限而无法确诊的病例。戚红辉深知,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这里能发挥更大的价值。也曾在深夜因思念家人而落泪,曾在设备故障时感到绝望,但看到患者康复后的笑容、当地医生学会一项新的检验技术时,戚红辉又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从巴山蜀水到西非海岸,戚红辉用显微镜代替望远镜,在微观世界里守望生命,这或许就是援非医者最动人的姿态:他们始终是别人生命中最美的一道风景。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