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联播
热点排行
简阳市中医医院:中医护理辨证施护,为失眠患者铺就宁静之夜
2025-05-07 16:38:26
作者:白华宇
作者单位:大众健康报
本报记者 白华宇 “现在躺下不到半小时就能睡着,早上起来浑身轻松,终于不用靠安眠药过日子了!”近日,33 岁的陈女士握着简阳市中医医院心身睡眠门诊护士的手,难掩激动。

作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陈女士被失眠困扰两年,尝试多种方法无效,最终在该门诊通过耳穴刮痧、埋豆结合行为指导,三次治疗后便找回了安稳睡眠。这个真实案例,正是心身睡眠门诊以中医特色为核心、中西结合守护睡眠健康的缩影。

从 “睡不着” 到 “睡得香”

中西医结合助人睡好觉

陈女士的转变,源于简阳市中医医院 “西医认知干预 + 中医特色治疗” 的整合模式。该院内一科护士长李娜介绍,针对现代人群普遍存在的 “行为性失眠”,科室将西医的 CBT 治疗(通过改变认知和行为改善睡眠)与中医绿色疗法深度融合。“很多年轻人失眠是‘熬出来的’—— 熬夜刷手机、过度思虑,导致大脑神经兴奋难以平复。” 李娜说,西医负责 “纠偏”,比如指导患者建立 “卧床仅用于睡眠”“固定起床时间” 等规则;中医则擅长 “调和”,通过耳穴痛点刮痧、埋豆等技术,从经络层面调节中枢神经。

在治疗室,护士手持铜砭,蘸取薰衣草精油在患者耳廓的神门、皮质下等反应点轻柔滑动:“这些穴位对应大脑皮层和自主神经,刮痧能疏通气血,缓解紧张情绪。” 而耳穴埋豆则是将王不留行籽贴于穴位,通过持续按压形成良性刺激,“就像给身体装了个‘安神开关’,很多患者做完治疗后感觉‘心里的石头轻了’。”

多维评估精准 “问诊”

先 “知心” 再 “治身”

“睡眠问题就像冰山,表面是‘睡不着’,水下可能藏着焦虑、压力甚至躯体疾病。” 李娜坦言,曾有患者辗转多个科室做胃镜、CT,最后才发现失眠根源是焦虑引发的躯体化症状。为此,门诊建立了 “三步评估法”:第一步 “问心”,医生通过沟通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心理困扰,如焦虑、抑郁倾向;第二步 “辨证”,运用中医望闻问切,辨别心火亢盛、肝郁气滞等证型;第三步 “监测”,借助睡眠监测设备(分在院夜间监测和居家便携式监测),记录入睡时间、夜间觉醒次数等数据,形成 “心理 - 体质 - 睡眠数据” 三维档案。

中学老师刘先生长期受到 “早醒 + 情绪低落” 的困扰,影响了工作,科室为其制定方案:白天耳穴埋豆调节交感神经,晚间用远志、酸枣仁煎水泡脚引火归元,同时指导练习 “三调放松法”—— 调身(端坐直背)、调心(排除心中杂念)、调息(缓慢自然深呼吸)。两周后,教师的睡眠日记显示,夜间觉醒次数从 4 次减至 1 次,情绪也明显改善。

中医特色技术 “唱主角”

绿色疗法受追捧

在心身睡眠门诊,中医特色技术占比达 80% 以上,成为患者首选。除了成熟的耳穴刮痧、埋豆,科室还在拓展更多诸如香薰、杵针等 “无药疗法”。

最让患者称道的是耳穴疗法的 “即时效应”。一位 30 岁的企业管理者因项目压力导致头痛失眠,首次接受耳穴刮痧后当场感叹:“刚才还像戴了紧箍咒,现在脑袋一下子清爽了!” 这种 “不用吃药、当场见效” 的体验,让中医特色技术在中青年中间格外受欢迎。

据了解,早在十多年前,简阳市中医医院便意识到 “心身同治” 的重要性 —— 当消化科患者反复胃镜检查无异常却持续胃胀,当心内科患者各项指标正常却频繁心悸,这些 “查无实据” 的不适,往往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现。

为提升专业能力,简阳市中医医院构建了 “内部培训 + 外出学习” 体系:每周组织中医经典学习,深挖《黄帝内经》中 “卧不安”“多卧” 等病症的论治;每年选派骨干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2023 年更派出 2 医 2 护团队,参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的中医心理治疗专项培训,完成 100 学时线上课程。“当时理论学习到深夜,实操反复练习耳穴定位,但看到患者接受度越来越高,一切都值了。” 护士郑富容回忆。

“中医看睡眠,从来不是只盯着‘睡了几小时’,而是调‘心神’、理‘气血’、顺‘阴阳’。” 李娜介绍说: “当耳穴刮痧让紧绷的神经放松,当行为指导让紊乱的作息回归规律,当中医的整体观遇上现代的精准评估,睡眠健康便有了双重保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