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以“供需对接·产业赋能”为主题,会前企业通过核心产品展陈提前与医疗机构“破冰”。四川新绿色药业的智能化中药饮片生产线、成都第一制药的创新制剂等吸引关注,医疗机构代表现场调研锁定合作方向。其中,1家科研院所与4家企业依次推介核心技术,如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中药配方颗粒智能调配系统(误差小于1%)引发热议。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彭州市中医医院等4家三甲医院抛出“临床需求清单”,聚焦基层中医药服务、慢性病药品供应等痛点。自由交流环节,什邡市人民医院与四川光大制药等达成15项初步合作意向,涵盖药品采购、技术研发等领域。
彭州市政协副主席陈伦平介绍,彭州已形成医药全产业链体系,推进“地产药进本地医院”可降成本、稳供应,建议建立院企长效合作机制,实现群众、医院、企业三方共赢。
成都市卫健委副主任何晓表示,“进园挖宝”旨在破解基层药品供应不稳、本土企业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彭州需优化药品进院流程、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成都将通过供需清单动态跟踪、满意度评估等推动合作落地,促进医药产业与基层医疗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发布《彭州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设立1亿元产业基金支持院企联合攻关,并计划每年举办4次供需对接会。天府中药城负责人透露,将建立医药供需信息库,打造“临床需求—研发—转化”闭环链,培育示范项目。
数据显示,彭州现有医药企业112家,2024年产值85亿元。通过深化院企协同,当地目标3年内实现本土医疗机构采购本土药械比例提升至30%,带动产值突破120亿元,为冲刺“百强县”、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区”提供支撑。
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茶叙”以供需对接破题、以政策赋能增效,推动医院临床需求与企业创新动能深度融合,为彭州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勾勒出“产业强市”与“健康惠民”同频共振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