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启动开展日间手术,到2023年9月成立日间医疗中心,再到日前获批“全国日间医疗质量规范化管理哨点医院”,德阳市人民医院经历了近10年的不懈努力。
看得见的变化和发展
一提起住院做手术,很多人就会感慨“太难了!”
从术前检查、预约床位,到住院手术、家属陪护,一两周的时间都不够,一家人忙得晕头转向。
为充分满足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2016年,德阳市人民医院借鉴业内先进理念,结合自身实际,以日间手术为切入点,在省内地市级三甲医院率先开展了日间医疗服务。
这一举措的推出,迅速取得了患者与医院“双赢”的效果。从患者角度来看,日间手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从检查到手术,再到康复出院的全过程,这不仅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让他们在面对疾病时更加从容不迫。对医院而言,日间手术的推广无疑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它不仅让医院在有限的资源下,床位利用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时得以将更多的优势医疗资源,集中在危难重症的救治上。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医院日间手术仅有4196例;次年便达到8135例。此后逐年快速攀升,到2024年,医院日间手术已达15553例。9年里累计开展日间手术近10万例。
“目前,我们已开展了532个病种的日间手术。”医院日间医疗中心负责人介绍说,“除了开展常规日间手术外,还开展了肺结节、甲状腺切除、全髋关节置换术等难度较高的四级手术。”
如今,在德阳市人民医院,日间手术诊疗模式已经颠覆了百姓认知的传统模式。如果患者适合行日间手术,门诊做好相关检查,患者入院当日即可完成手术,术后经过短暂观察、恢复便可出院,这已成为一种成熟、安全、可靠的诊疗模式。
全流程安全质量管理
“有人开玩笑的把日间手术患者称为‘日抛型’患者,其实这种说法是很不准确的。”医院日间医疗中心负责人介绍说,由于日间手术采用以腔镜、内镜等微创技术为主的手术模式,先进的麻醉技术、加速康复理念和护理技术以及对病人全流程的科学管理,对手术安全和诊疗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实际上,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在当年开展日间手术之初,德阳市人民医院就建立了准入、评估和预约随访等一整套的相关制度。同时成立了日间手术管理小组,制定临床路径、日间手术病历书写规范和应急预案,确保安全高效。
在日间手术模式取得成功之后,德阳市人民医院根据患者需求和医院实际,将肿瘤病人的放化疗等纳入“日间”范畴,成立了医院日间医疗中心。
门诊医生接诊病人时,要先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充分评估,严格实施日间手术准入制度。所有日间手术开展之前,必须做到病情诊断清楚,手术、麻醉、应急等方案完善。所有手术均由授权的高年资医生主刀,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为确保手术的安全和质量,日间手术还配备专业的手术、麻醉和护理团队。如果患者出现特殊状况,则转入普通住院模式,保障患者后续治疗。患者出院后医院有专门人员进行随访和进行康复指导,若患者身体有不适,可直接走医院绿色通道,进入急诊科及时处理和医治。
“日间手术的推广,为患者节省住院费用,进而解决部分‘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同时,术后减少留院时间,也降低了患者的交叉感染风险,居家休养的环境也更有助于术后精神的恢复,减轻患者住院期间从心理到生理上的负担。”医院日间医疗中心负责人表示。
现在作为全国日间医疗质量规范化管理哨点医院,医院将全力承担起哨点医院的三大核心任务:建立区域疾病数据“监测网”,为国家层面医疗决策提供基层支撑;筑牢质量控制“防火墙”,协同国家质控中心推进标准化诊疗流程,通过量化督查、数字管理等手段持续优化医疗质量;搭建分级诊疗“立交桥”,依托双国家级平台资源,探索多样化专科培训模式,助力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区域医疗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