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联播
热点排行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智慧赋能 走出独具特色的护理发展之路
2025-05-09 16:09:40
作者:侯文瑾
作者单位:大众健康报
本报记者 侯文瑾 “在这里住院实在是太方便了!” 正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二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李婆婆满脸笑意地分享道,“以前总担心输液喊半天却没人管,护士妹儿告诉我,现在她们有智能系统提醒,比我自己发现情况还来得及时。刚才我的血压稍有波动,护士马上就来问我有没有不舒服,比以前有更多时间关心我的病情,解答用药的疑问,真的太贴心了。” 李婆婆的这番感慨,正是该院积极探索智慧护理、勇于创新,全方位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医院以智慧医疗为引擎、以品牌建设为依托、以科普工作为桥梁、以科研人才为支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护理工作发展之路。

智慧病房:开启 “温暖又智能” 的住院新体验

走进市二医院龙潭院区的心内科和神经外科智慧病房,仿佛踏入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温馨小屋。病房配备的智能床垫是个24小时的“健康小卫士”,自动监测着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数据实时上传至管理系统,真正实现 “在床即监测”。以往护士们需要频繁在白板上手动擦写、反复核对的数据,如今在智慧化病房系统的帮助下,关键护理信息自动抓取,并清晰展示在护士站屏幕上,不仅大大提高了护理效率,更让护理质量迈上了新台阶。

心内科副护士长李莉介绍:“有了这些智能设备的助力,我们能更精准、及时地掌握患者病情变化,从而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前护士们总是被各种繁琐的基础工作缠身,现在智能系统解放了我们的双手,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和患者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

智慧病房床旁智能交互系统更是赋予患者及家属满满的“安全感”和“主动权”。就像李婆婆提到的,智能输液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时刻紧盯输液进度,一旦出现异常立即自动报警提醒,既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又让护士们从频繁巡查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床旁的平板同时也能满足患者及家属对影音娱乐、订餐等生活上的需求,患者满意度直线上升。

此外,智慧化建设还实现了护理工作全流程的信息管理,从医嘱处理到护理记录,从身份识别到药品耗材管理,护士们手持PDA、操作移动查房车,就能在患者床旁高效完成各项工作,在提升工作准确性的同时,也为护患沟通创造了更多机会。

仁济匠心:淬炼护理服务的“硬功夫”与“暖心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护理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次操作都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在医院护理大练兵活动中荣获团队第一名的泌尿外科护士马艳深有感触地说,“刚得知要通过大练兵的形式进行全员技能考核时,压力特别大,但正是这种压力,推动着我不断钻研业务、苦练技能。”

在大练兵期间,马艳和同事们利用周末和休息时间,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模拟实操,对患者病情的判读更加准确,护理操作也更加熟练规范。“现在面对患者,我更有底气了,患者也能享受到更专业、更优质的护理服务!”马艳举例说,像泌尿外科的患者,很多都忍着剧痛来院等待手术,经过扎实的护理技能提升,她可以精准地识别患者的反应,为医生诊治提供有力依据,同时能更为迅速地为其减轻疼痛,进行舒适化护理。

负责技能培训的护理部副主任蒋秀娟说到:“护理工作要减负,但护理质量必须不断加码。我们开展护理大练兵,就是要以练促学、以学促用,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严把护理质量关。”蒋秀娟向记者介绍,医院每个月都会开展不同层级护士的技能考核,今年技能大练兵采用"团队合作+案例推演"模式,重点考核跨科室协作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重点专科护理岗位则聚焦专科领域,通过标准化技能操作比拼,彰显专科护理队伍的技术特色与专业优势。“我们做好优质护理,不仅让患者获益,还能避免很多纠纷,实现与患者的双赢局面。”

除了提升护理操作硬实力,医院护理团队还始终秉持 “以患者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服务全过程,不断深化“温暖在仁济”护理服务品牌。为此,医院组织开展 “假如我是病人——做一名有温度的护理人”的主题活动,鼓励全院护士从患者视角出发,对诊前、门诊、急诊急救、住院、诊后等全流程进行深度体验,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我们从患者最不满意的地方入手,对激光门诊诊疗流程进行大胆改造,创新构建‘一站式服务窗口’,患者在激光治疗室就能完成所有门诊流程,大大缩短了无效就诊时间。”皮肤科副护士长吴宏烨介绍,这套“六西格玛在皮肤科激光门诊流程应用”的案例荣获全国医院擂台赛杰出案例。

在手术室,护理团队的暖心举措同样令人称赞。为缓解手术患儿的焦虑和恐惧,手术室的护士们“花样百出”,只为让诊疗过程暖一些,再暖一些。术前一天,他们用充满童趣的漫画与患儿交流,了解他们的喜好并准备爱看的动画片;手术当天,从卡通拖鞋到 “儿童术前等候区”,从墙上可爱的卡通图案到趣味十足的玩具,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爱与关怀。麻醉前,用果味唇膏涂抹面罩,让原本紧张的手术室弥漫着温馨的芳香;手术过程中,通过玩具互动、播放动画片等方式安抚小患者;术后还会送上小礼品作为奖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以患者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

科普护航:编织全周期健康守护“关怀网”

“科普工作就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专业的医学知识,一头连着大众的健康需求,是贯穿全护理周期的重要环节。” 护理部主任姚倩这样阐述科普工作的意义。自 2023 年成功获批 “中华护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 以来,市二医院以科普为纽带,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健康传播矩阵,全方位守护群众健康。

医院成立了以副院长为组长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护理部牵头联合多部门,组建了一支由各领域骨干专家组成的科普团队,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科普创新项目。“我们将科普工作与患者健康需求、护理人员职业发展紧密结合,现在护理团队人人争当科普达人,氛围浓厚!”姚倩介绍道。医院积极打造 “仁济科普” 品牌名片,组织护理专家深入社区、学校开展公益活动,还通过每周的科普直播,将健康知识送到群众中去。此外,护理科普微视频比赛也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让科普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医院还推出了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将护理工作从医院延伸到患者家中。“没想到出院回家了,还能直接享受到来自医院的贴心护理服务!” 刚手术完出院的张爷爷感慨地说,“出院时护士教会我怎么通过手机一键预约,在家等着护士上门,测量血压、更换导管这些都不用跑医院了,太方便了!” 延续护理服务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便利,更能在居家护理过程中,及时为患者和家属科普健康知识,实现了护理服务全周期的健康守护。

科研育才:培育护理学科发展“新动能”

“科研的最终目的,是要回归临床、服务患者。”姚倩坚定地说。近年来,市二医院护理团队坚持科研人才双驱动战略,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绩:近 5 年来,连续获得省部级科研立项 20 项,获批护理新业务、新技术 19 项;荣获省医学科技奖 2 项,市医学科技奖 3 项;获得国家实用性新型专利 83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6 项;主编、副主编、参编专著 23 本……

以该院麻醉手术部副主任兼手术室护士长曹芳获批成功的实用型专利手术器械图谱为例,该图谱已经被应用于规培教学,帮助年轻护士更快掌握手术器械的使用规范,同时消毒中心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优化了器械消毒流程,确保手术器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目的就是为患者手术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学科建设方面,医院通过与院校合作共建,优化学科布局,重点发展皮肤科、神经内科等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及其护理亚专业专科,并制定详细的建设发展计划。同时,依托专科护理科研小组和研究生科研小组,开展学科间的“对口帮扶”,以强带弱、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护理科研水平。

在人才培养上,医院致力于打造完善的人才梯队。通过 “请进来、走出去” 的交流方式,选派优秀护士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修,让护理团队开阔视野,接触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术,努力培养出更多专业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护理领军人才,为护理学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