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数字报
热点排行
小儿高热惊厥的家庭护理方法有哪些?
2023-11-21 22:03:32
作者:陆凤珠
作者单位:平果市妇幼保健院

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8.5℃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多发于6个月—3岁的宝宝,原因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小儿高热惊厥的症状和原因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高热惊厥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意识丧失,双眼球凝视或斜视,可伴有大小便失禁。惊厥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约10秒钟至数分钟,个别呈惊厥持续状态(惊厥持续发作≥10分钟)。惊厥过后意识恢复快,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脑电图多于惊厥后2周恢复正常。有遗传因素。高热惊厥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高热惊厥两种。各年龄期(除新生儿期)小儿均可发生,以 6个月至5岁多见,单纯性高热惊厥预后良好,复杂性高热惊厥预后则较差。该病主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感冒等,此外,疫苗接种也可能引起高热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率和年龄分布

高热惊厥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儿童中,其中,1岁至3岁儿童发病率最高。男孩的发病率略高于女孩。在发热的患儿中,约3%-4%会出现高热惊厥,其中,约40%的患儿会有反复发作的情况。

小儿高热惊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高热惊厥的患儿可能会出现缺氧、脑水肿、肺炎等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反复发作的高热惊厥可能导致脑损伤,进而引起智力低下、运动障碍、癫痫等后遗症。

如何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

以下措施可有效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

1.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

3.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4.按时接种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

5.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疾病。

小儿高热惊厥的家庭护理方法

当孩子出现高热惊厥时,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

1.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将宝宝放于床上,松开衣领,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造成窒息 。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儿喂药。

2.保持呼吸道通畅:用干净的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注意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如发生咬舌情况,可用软布或纱布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于上下臼齿之间。

3.降温:(1)冷敷——可将冷毛巾或退热贴放置于宝宝前额,如宝宝不配合,不可勉强。(2)温水擦浴——用温水毛巾反复轻轻擦拭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处,以利于散热。酒精擦浴不可取。(3)药物降温——退热药口服或退热栓置肛,注意宝宝清醒后才能口服退热药。

4.及时就医:一般情况下,小儿高热惊厥3-5分钟即能缓解,因此当宝宝意识丧失、痉挛或抽搐时,家长不要急着把宝宝送往医院,而是应该等宝宝恢复意识后前往医院就诊。就医途中,切勿将宝宝包裹太紧,避免堵住口鼻,造成呼吸道不通畅,甚至窒息。

高热惊厥的就诊指南和医生建议

当患儿出现高热惊厥时,家长应及时就医。就诊时应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病史、用药情况、发病时的症状和体征等信息。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如脑电图、CT等,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医生可能会建议家长采取以下措施:

1.按时服药,遵循医生的药物治疗方案。

2.定期随访,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病情的变化。

3.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如出现反复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4.告知医生其他家庭成员是否有高热惊厥史、癫痫史等相关疾病史。

5.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其他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结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家长应及时了解该病的症状和原因,掌握家庭护理方法,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和家庭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高热惊厥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同时,家长应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