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又称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外科手术,用于治疗因髋关节严重疾病或损伤而导致疼痛、功能障碍和运动受限的情况。这种手术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移除损坏的髋关节,将其替换为人工关节假体,从而减轻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功能锻炼
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锻炼需要根据术后时间具体来定,分为三个阶段,主要针对髋关节功能、力量及步行进行训练等。
第一阶段:床上训练,术后当天晚上,患肢下加垫,将患侧髋关节置于稍屈曲、外展位,并穿上防旋鞋,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管,鼓励患者主动屈伸踝关节。
第二阶段;体位转移训练及坐位练习,坐的时间每天4~6次,每次20分钟。
第三阶段:步行训练,术后第3~7天借助助行器辅助步行;术后第9~10天,双四脚拐辅助步行行走;术后第11~12天,单四脚拐辅助步行行走;术后第13~14天,进行上下楼梯训练。
另外每个阶段要重视力量训练,如踝部运动(伸直双下肢,双踝放松,最大限度地进行踝关节的背伸及跖屈活动,每个动作保持5~10秒后,再放松,反复做。
直腿抬高运动(患者取仰卧位,用力收缩大腿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足部抬离床面10~20cm,保持5~10秒,慢慢放低,可重复练习。),髋外展运动(侧卧位,使患肢向外滑向床沿,然后慢慢恢复原位,锻炼髋部外侧肌肉群,改善髋部外展肌力量薄弱。)等。为防止髋关节脱位,所以早期不可进行内收内旋的动作,且进行屈曲锻炼也不可超过90°。在进行术后功能锻炼过程中,千万不可过度训练,建议在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
二、注意事项
1.防止感染:髋关节置换早期一定要注意伤口的情况,观察伤口渗出和体温变化,避免发生感染。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严重时可导致骨髓炎,给患者造成长时间的痛苦;
2.减轻水肿: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动作,如久坐等,以免发生水肿。若已经发生,可以用冷敷的手段来减轻症状;
3.避免脱位:在活动时,一定要做到起坐缓慢,注意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避免内旋、内收的角度,这样有利于预防髋关节脱位。尤其在体位变换时,避免髋关节的股骨头发生脱位;
4.防止假体松动:患者需要注意不要做幅度过于大的动作,也不要过度负重、过度深蹲等,以防置换假体松动;
5.注意饮食: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也可以多食用一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的食物,例如瘦肉、鱼、虾、蛋、奶等,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能够补充营养,有助于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