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在我国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胃癌,在恶性肿瘤中排第三位。大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单发性结肠癌、多发性腺瘤、增生性息肉病和炎症性肠病等。手术是大肠癌患者迈过治疗的第一道坎,想要战胜肠癌,不是仅靠手术“单打独斗”就能胜利的,为更快恢复术前状态,重返家庭,一定要重视术后护理,护理做得好,才有利于身体康复。临床中往往也看到很多病人以及家属对术后护理并不是很了解,常常不知道具体该要做些什么。就此,我们来谈谈术后应该重视哪些方面的护理。
调整心态
患病后病人往往存在情绪低落、焦虑等情况。术后也会因为特殊的造口,会有一些抵触心理,甚至有部分病人难以接受自己的这个形象,这样的不良情绪不利于术后康复,建议我们先不去抵触它,就把它当做是一个塑料袋,装了垃圾需要更换一样的正常,也不用顾及别人的眼光,活着就是伟大。调整好心态,避免自我封闭,才能积极配合后期的治疗。
疼痛的护理
疼痛最强的时候一般是麻药后24小时。目前最常用的解决方法就是术后放置自控镇痛泵,既可通过静脉内给药进行止痛,也可通过硬膜外腔给药或经皮下、神经根给药进行止痛。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持续输注镇痛药量,一旦疼痛难忍,病人可在护师的指导下按下按钮就可控制镇痛,这是镇痛中最好的一个模式,对术后的康复非常有利,但为避免造成肠胀气等副作用影响排气,手术一天后需要拔除,拔除后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缓解疼痛。
1.可以通过按摩腹部或者大腿根部等缓解疼痛。
2.对腹部进行热敷来缓解疼痛。
3.找一些喜欢的事做或者与他人聊感兴趣的话题来转移对痛感的注意力。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术后潜在并发症比较多,比如最主要的吻合口瘗、肠粘连、创口感染、出血、肛门造口缺血坏死等。
第一,术后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腹胀及腹痛的情况,如无腹部压痛及反跳痛,一般是由于肠道积气所致,待肛门排气后,腹胀及腹痛便得以缓解。
第二,注重观察瘘口肠管的血运情况,正常肠管颜色呈鲜牛肉红色,表面光滑湿润,若造口颜色呈暗红色或淡紫色,提示肠造口黏膜缺血,若局部肠管变黑,提示肠管坏死,而腹腔引流管会出现异常混浊的引流液等,护理中也可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的变化来判断,以及观察病人可有不适感或加重、发烧等,严重感染还会引起休克。因此,术后初期需要及时对相应用药部位进行换药,保持伤口敷料的干燥,以及对造口袋的更换。而对有粪便外溢的情况,及时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洁造口周围皮肤,保持干燥,并涂以氧化银保护,避免酒精擦拭。术后7~10天不可灌肠,以免影响吻合口的愈合。同时,遵医嘱使用抗炎药。
第三,可进饮后,应养成每天清晨先喝1杯温开水的习惯,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排气。另外,术后可通过对病人下肢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引导并协助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在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牵拉。而早期活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避免肠粘连,以及避免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不必要的并发症,还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以免久坐不动而增加疼痛风险。
用药的护理患者必须遵医嘱按时服药,提高疗效,且避免误服、漏服影响术后康复。
饮食的护理
术后初期需要禁食禁饮,待排气后可视情况进水或进少量流食,如米汤、清汤等,无腹胀、腹痛、呕吐后可逐步进行半流质饮食,如粥、软面等,恢复普通饮食后要选择高能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以及易消化的食物,忌暴饮暴食,一日可进行5~7餐,每餐七八分饱。另外,避免吃一些粗纤维的食物,忌牛奶和甜食,忌烟酒及生冷食物,多饮水,保持身体摄入的水分充足等。
定期复查
术后必要的定期接受随访以及复查,可了解病人康复情况,是否存在复发或转移不佳发展,也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样方可利于身体更快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