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指的是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阻塞,阻塞原因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存在斑块和血栓、冠脉痉挛以及冠脉夹层,血液无法正常通过冠脉供应给心脏,心脏肌肉就会出现坏死,进而损伤心脏功能引发危急重症。
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
急性心肌梗死诱因较多,任何因素导致血管中形成的斑块脱落、血管内形成血栓、冠脉变得狭窄或是发生痉挛就会发病。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发病原因为天气变化、过度疲劳或是运动、异常情绪波动、暴饮暴食,甚至是便秘排便时过于用力,均有引发心肌梗死的可能。
急性心肌梗死的危害
急性心肌梗死最大的危害是导致猝死,即使及时救治后的患者,也可能遗留后遗症,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衰,此外,心肌梗死患者抢救后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如何辨别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为心前区疼痛,一般在胸骨中间或是稍微偏左的位置,部分发病者疼痛可能累及肩背部,有明显压迫感,会合并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一般持续时间很长且无法得到缓解。因此一旦胸部疼痛不适,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即便是有心脏病时,胸痛后服用硝酸甘油或是速效救心等药物缓解后,仍建议到医院接受检查,避免疾病急性发作危及生命。怀疑是心肌梗死后,有陪同人时,需要及时拨打120电话,并详细告知患者情况。无陪同人时,及时拨打报警电话,并尽量打开房门便于急救人员找到自己。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发生
心肌梗死虽然危害大,但还是可以预防的,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规律饮食和作息,杜绝不良生活习惯,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积极治疗慢性病,稳定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合理运动强化免疫力,能够改善机体健康程度,预防心肌梗死发生。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复发
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除了上述生活及基础疾病控制外,还需要遵医嘱规律用药,常用药物包括抗凝药物、降脂、降压及改善心功能等药物。此外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了解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血脂、血糖以及凝血功能指标,接受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脏状态,同时建议半年做一次心脏彩超,尽早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干预,保证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