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解读HPV检测结果
2023-09-15 15:26:09
作者:高园园
作者单位:百色市右江区人民医院

HPV感染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诱发癌症,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现HPV感染,需尽早明确HPV分型,指导临床治疗,保障治疗效率,减轻HPV感染带来的危害,为女性生命健康提供保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HPV检测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HPV?检测有什么用?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由基因型决定的亚群,这里面能够感染生殖道的就高达50种以上。很多HPV感染是没有什么症状的,没有被辨别出来的就被称作隐性感染。生殖器官感染上HPV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有时这种感染会造成生殖器官疣;如果出现HPV16等感染就很有可能会引发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特别是一直感染高危型HPV,发生的风险就更大。HPV检测通过检查明确HPV为何种亚型,明确感染的病毒亚型对判断病毒对机体的影响、预后、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普通的HPV检测仅仅可判断机体是否感染HPV,而HPV分型检测则主要检查感染的HPV类型,若不进行分型检测,只能够选择广谱干扰素进行HPV病毒治疗,治疗效果欠理想,且容易产生耐药性。HPV分为高危型病毒和低危型病毒。高危型病毒可能导致宫颈上皮病变,甚至引起宫颈癌,16和18型最为危险,引起宫颈癌变的风险大,通过分型检测可帮助预测宫颈癌癌前病变风险,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或者指导后期的随访观察。低危型病毒主要导致皮肤黏膜赘生物,根据皮损特点和病情选择治疗方法。因此,HPV分型检测非常重要。

二、HPV检测的方法有哪些?

HPV检测的方法较多,不同部位的感染,其检测方法有所不同。若女性外阴处存在HPV感染的情况,可选择醋酸钙试验进行检测,取病理活检化验完成检查。在醋酸白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清洗病变局部,保持局部干净干燥状态。患者保持情绪平缓,不要过度焦虑、恐惧,如果精神负担过重,可能引起心理机能失调,扰乱正常的免疫功能,导致病情加重或者复发。若女性宫颈处HPV感染,可选用专门的宫颈刷,刷取宫颈表面的脱落细胞,放入专门的培养皿中送检化验,通过HPV的DNA核酸片段判断结果,一般采用荧光标记法完成检测。需要注意,HPV病毒取样时需避开月经期,检测前3天不可用阴道消毒液或者阴道栓类药物,避免同房,以免影响检测结果。如果伴有宫颈炎症,建议在HPV检测的同时进行TCT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病变。HPV的抵抗力强,可耐受干燥环境长期保存,加热或者经过福尔马林处理可将其灭活,因此,可采取高温消毒、2%戊二醛消毒等方式进行灭活处理。

三、HPV感染怎么办?

HPV感染多表现为外阴尖锐湿疣及宫颈病变,病变可通过性生活或者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HPV多数表现为一过性感染,持续性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病变,对女性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一旦发现HPV感染,需尽早规范治疗,控制病情进展,预防癌变。HPV感染分型检测确诊后,根据表现和分型,如外阴瘙痒、灼痛、性交后疼痛不适等,选择离子刀、电刀、冷冻疗法切除,术后注射干扰素,可抑制病毒复制,预防复发。HPV感染包含两种,一种是高危型感染,另一种是低危型感染。低危型感染中的HPV6、HPV53等基因型导致女性出现癌变的概率比较高,还会导致生殖器疣等病症的产生,甚至会出现浸润癌,只是出现浸润癌的概率会比较小。目前,比较常用的药物是派特灵,其可将已经生长出来的病毒杀灭,也可消灭未生长黏膜下病毒,除此之外,光动力疗法也是不错的治疗手段。HPV感染后,患者一定要注意增强机体免疫力,积极锻炼,避免性接触以及皮肤破溃接触,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不吃发物,不吃海鲜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所需维生素,增强抗病能力。日常生活中,HPV感染患者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坚持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放轻情绪,对HPV治疗有一定帮助。

总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以预为主,做好私处卫生工作,减少患病概率。若出现等相关病症,则应及时进行HPV检测,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