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小儿推拿常用方式及日常护理
2023-09-01 09:13:26
作者:卢艺
作者单位:河池市中医医院
儿童年龄比较小,身体器官还未发育成熟,抵抗力、免疫力比较差,很容易出现各种疾病。我国中医博大精深,而推拿是中医中一种常用的疗法。常言道“是药三分毒”,中医推拿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手法推拿,可以达到机体功能调节的目的,且这种疗法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安全性高,家长更加放心。那么下面我们就列举几种常见的病症、推拿手法及家长在家里应如何护理。

什么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主要是通过推拿手法对小儿穴位产生刺激,达到气血流通、经络通畅、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小儿推拿属于保健方法,在呕吐、泄泻、厌食、食积、腹痛、便秘、感冒、脱肛、哮喘、咳嗽、遗尿、发热、落枕、肌性斜颈、夜啼、惊风等疾病治疗中具有着比较好的效果。在小儿推拿治疗中坚持谨守病机、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原则。在推拿过程中讲究平稳着实、轻快柔和、注重补泻,通过揉法、推法、摩法、按法、拿法、掐法、运法、搓法、擦法、捏法、捻法、捣法、刮法、拍法、摇法对线状穴、点状穴、面状穴进行推拿,从而达到行气活血、调和脏腑、平衡阴阳、扶正祛邪、行气活血的功效。

研究表明,小儿推拿通过对身体某些部位进行按摩,通过经络之间的联系促使脏腑产生生理变化,从而解除患儿病痛。同时,通过小儿推拿还可以使小儿饮食不偏、气血充盈、食欲旺盛,提高儿童机体机能,促进而儿童发育。另外,小儿推拿还能提升儿童机体抵抗力、免疫力,通过按摩可以促进儿童气血调和、经络通畅、正气充足,达到未病先防、防病传变的效果。

小儿推拿常用方式及护理

1.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是1~6岁儿童群体常出现的一种疾病,患儿精神比较好,但体型偏瘦,长时间厌食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还会导致儿童抵抗力下降,引发其他严重疾病。在推拿时可以对体手掌大鱼际上板门穴位进行按、揉、搓,通过对手掌大鱼际施加一定力达到促消化、健脾胃、通气的效果,改善孩子不爱吃饭的习惯。另外,在推拿时还可以对大拇指螺纹面上补脾穴进行推拿,来回揉搓300次左右。

在家庭日常护理中,针对小儿厌食家长应重视孩子日常饮食搭配,不要孩子吃零食。由于幼儿充满好奇心,家长可以将食物做成卡通图案吸引孩子注意力,增加孩子食欲。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多运动,少看电视、打游戏,积极参与户外活动。

2.小儿腹泻

腹泻也是儿童常见疾病,在推拿时可以采取摩腹和推上七节骨的推拿方式,使用手掌、手指对孩子肚脐进行按摩,但是在按摩时注意自己手掌温度和室内温度,手法要轻柔,做好保暖,避免儿童着凉,加重腹泻。推上七节骨主要是对整个腰椎线进行推拿,也就是第二个腰椎下凹陷位置至尾椎,来回推拿200次。

在家庭日常护理中,家长应注意孩子饮食搭配,不要让孩子吃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做好保暖。

3.感冒

儿童体质比较弱,一旦气温变化比较大就容易发生感冒,如果不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随着病情加重可能演变为肺炎。感冒初期可以对孩子天门穴进行推拿,也就是所谓开天门,推拿时来回对眉心位置至发际线进行按摩30次。另外,还可以对眉毛上侧坎宫穴位进行推拿,从来回对两侧眉心至眉梢进行按摩30次。转圈揉搓两侧太阳穴位置50次。以上推拿方式只是针对感冒初期,如果患儿病情已经发展到中后期,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在家庭日常护理中,家长应注意每天将房间窗户打开,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尽量不要让孩子去人多拥挤公共场所,以免发生交叉感染。在日常饮食中注意饮食均衡,提高机体抵抗力,根据气温变化合理增减衣物,做好保暖措施。重视孩子个人卫生,贴身衣物要勤洗勤换。按时接种流感疫苗,多让孩子喝水,也可以喝汤类、稀粥、果汁。如果家人出现咳嗽、感冒,应和孩子做好隔离,避免传染给孩子。

综上所述,儿童年龄比较小,身体弱,容易生病,打针、吃药配合度低,家长可以尝试用推拿手法阻止疾病进展。但是在推拿过程中注意儿童肌肤比较较弱,需根据病情合理选择穴位,控制好力度,手法不可呆滞,以免推破皮肤。而在推拿过程中还应注意儿童日常护理。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