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怎样科学防治近视?
2023-09-01 18:41:32
作者:苏哲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眼科

一、什么是近视,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近视是一种屈光不正。眼睛的构造可以看成由一组屈光透镜组成,在眼睛放松的情况下,远处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后,如果聚焦在视网膜前面,这种屈光状态就称为近视。但由于近处光线仍然可以聚焦在视网膜上,近视患者看近处是清晰的,因此在看远处时需要用凹透镜来矫正屈光状态。近视根据程度可分为轻度近视(小于300度)、中度近视(300~600度)、高度近视(大于600度)。近视也可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前者无眼底改变,一般为轻中度近视。后者一般为高度近视,除了看远处模糊外,还有眼底病理性改变,如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变性等。

近视的发生受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在探索中。一般而言,父母亲近视,子女更容易患近视,这在高度近视患者身上表现尤为明显。后天环境因素主要指不良环境和不良用眼习惯,如长时间近距离写作业或看书、户外时间过少、近距离视物目标不稳或模糊、眼镜配戴不合适、照明不良、座椅不合适、书本字体印刷不清晰、儿童握笔姿势不良等。高度近视会出现眼底弧形斑,豹纹状眼底,黄斑色素沉着、萎缩、出血,新生血管膜形成,视网膜周边变性等,眼球后局部扩张会形成后巩膜葡萄肿;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等,其出现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很多。

二、出现哪些信号要警惕近视?

1.看东西变近:孩子看东西离得很近,例如,看电视、读书或者玩电子产品的时候眼睛距离很近,写作业时弯腰弓背,等等。在正常的距离看不清,必须通过拉近眼睛和物体的距离才能看清,喜欢凑近屏幕。眼睛处于调节异常、紧张痉挛的状态,表现为看远不清,一方面会形成假性近视,另一方面更易引起视疲劳,加快真性近视的形成和进展。

2.喜欢眯眼、皱眉、歪头、仰头看东西,经常拉扯眼角:孩子眯眼和皱眉以及拉扯眼角这些小动作可以使眼睑遮挡住部分瞳孔,较少弥散光线,改善视力。拉扯眼角还能压平角膜以改变屈光力。这些都可以让轻度近视的孩子视力短暂提高。同样的,歪头、仰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孩子看东西的屈光状态,从而看得更清楚些。

3.经常揉眼睛、频繁眨眼:一些孩子因为近视看不清物体会产生眼睛不适,还有用眼过度导致视疲劳,这些都会导致孩子用手反复揉眼睛。频繁揉眼可能加重孩子的近视和散光。

4..其他行为异常:孩子写作业时抄字不整齐,或者变得脾气暴躁,甚至厌学;变得不喜欢和人打招呼,容易情绪急躁;和小朋友关系变得不融洽等等。这些变化都可能是发生近视的预警信号。当孩子不能清晰视物的时候,可能出现焦虑情绪。

三、如何预防近视?

1.预防近视从小从早做起:儿童眼球和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远视储备量不足指裸眼视力正常,散瞳验光后屈光状态虽未达到近视标准但远视度数低于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远视储备量不足容易发展为近视。儿童在1~3岁幼儿期、4~6岁学龄前期、7岁之后学龄期应当定期接受屈光筛查,监测远视储备量。家长要从孩子出生就树立近视防控意识,给孩子一个健康视觉环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2.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户外活动接触阳光,能增加眼内多巴胺等活性物质释放,促进眼球正常发育并抑制眼轴变长,是防控近视有效、经济的方法。户外活动时间与屈光度数、眼轴长度等近视指标显著相关,儿童青少年应坚持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户外活动要避开午后高温强晒时段。即使阴天,户外活动也对近视有防护效果。

3.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诱导近视形成的关键因素,儿童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一是读写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距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不可平躺、侧躺或趴在床上看书,不可边走边看书,或者在移动的车厢内看书。二是坚持“20—20—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外(约6米)远眺20秒以上。三是保持光线适度,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照明,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晚上除开启台灯照明外,室内还应使用适当的背景光源。

4.分龄管控视屏时间: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视屏类产品,易消耗儿童远视储备量,是儿童青少年近视早发、高发的重要原因。0~3岁婴幼儿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尽量避免其接触和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单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屏幕学习时,屏幕中心位置应在眼睛视线下方10厘米左右,距离为电子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6倍,观看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5.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眼保健操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眼周围穴位按摩,可以刺激神经,放松眼部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在持续用眼后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可以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调节滞后,改善视疲劳症状,有助于防控近视。做操时应注意清洁双手,找准穴位,力度到位,以略有酸胀感为宜。

6.均衡营养充足睡眠:0~17岁是眼球和视觉功能发育的重要阶段,需要摄入均衡的营养,家长要引导儿童青少年多摄入鱼类、蛋类、乳类、豆制品等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做到饮食多样化。正常昼夜节律和充足睡眠对儿童青少年的眼睛发育至关重要,幼儿、小学生每天睡眠应不低于10小时,初中生睡眠应不低于9小时,高中生睡眠应不低于8小时。家长应给孩子营造良好睡眠环境,引导孩子按时休息、按时起床、规律作息,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四、确诊了近视怎么办?

确诊近视后应及时干预:

1.佩戴眼镜:对于已经出现近视的人,应及时佩戴合适的眼镜,以减轻眼睛的负担。

2.佩戴隐形眼镜:对于不适合佩戴眼镜的人群,可以选择佩戴隐形眼镜,但要注意卫生和佩戴时间。

3.接受专业治疗:对于近视度数较高的人群,可以咨询眼科医生,选择激光手术等治疗方法。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