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认识四妙散
2023-09-30 16:09:23
作者:黄艳玲
作者单位: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首先认识四味中药: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黄柏为芸香科黄檗属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的干燥树皮。味苦,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的功效。主治湿热带下,热淋涩痛,湿热泻痢,黄疸,湿热脚气,痿证,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苍术为菊科苍术属植物茅苍术 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主治湿阻中焦证,风湿痹证,风寒挟湿表证,夜盲症及眼目昏涩。

牛膝为苋科牛膝属植物牛膝(怀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BI.和川牛膝属(杯苋属)植物川牛膝(甜牛膝)CyathulaofficinalisKuan的根。味苦,甘、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的功效。主治瘀血阻滞经闭、痛经、经行腹痛、胞衣不

下,跌打伤痛,腰膝酸痛,下肢痿软,淋证,水肿,小便不利,头痛,眩晕,齿痛,口舌生疮,吐血,衄血。

薏苡仁为禾本科薏苡属植物薏苡Coixlacrymajobi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性味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上述中药组合在一起有什么功效呢?

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即四妙散组成,该方源自《丹溪心法》中二妙散加牛膝、薏苡仁而成。二妙散组成药味精炼,以黄柏、苍术两药治湿热下注,功效显著奇妙,故名二妙。二妙散功能清热燥湿,主治湿热下注证。方以黄柏苦寒清除湿热为君药,因寒能清热,苦以燥湿,且偏走下焦,尤对骨节走痛,足膝酸痛无力为妙,其散阴分之火,清下部之热,除足膝之湿,为治下焦湿热要药。苍术苦温,善能燥湿。或问,既为湿热下注之证,何以用苦温之苍术为臣药?其一,因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邪为患,健脾即所以祛湿,苍术苦温香燥,燥湿健脾,使脾之健运功能恢复,则湿无由生,湿去则热无所附,热易消除,此治本之图。张秉成在《成方便读》卷3云:“湿热之邪,虽盛于下,其始未尝不从脾胃而起,故治病者,必求其本,清流者,必洁其源”。

正此意也。其二,黄柏、苍术乃治痿要药,凡去下焦湿热,肿胀作痛,当清热燥湿,不宜应用强筋壮骨之品。用苦寒之黄柏清热燥湿,以避免过燥损液,使清热而无寒凝之弊;以苦温之苍术燥湿运脾,健运而无克伐肠胃之害,苦温而无动火之虞。两药配伍,阴阳相济,寒温协调,合成清热燥湿,标本兼顾,使热祛湿除,诸证自愈。全方合用,凡湿热内盛或湿热下注致病均可应用,药少力专臣药味可颠倒变换,有相辅相成之妙。

此外,本方加牛膝为三妙丸,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若肝肾不虚,湿热决不流入筋骨。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领苍术、黄柏,入下焦而祛湿热也。

再加薏苡仁,为四妙丸。《内经》有云:治痿独取阳明。阳明者,主润宗筋,宗筋主束筋骨而利机关也。苡仁独入阳明,祛湿热而利筋骨,故四味合而用之,为治痿之妙药也。四妙散常用于治疗由湿热下注引起的骨节疼痛,下肢萎弱,麻木不仁等症。方中以黄柏为君,取其苦以燥湿,寒以清热,且其性沉降,故长于清下焦湿热;臣以苍术,辛散苦燥,长于健脾燥湿;牛膝可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引药下行,薏苡仁利水渗湿又能健脾除痹,四药同用,利湿泄热,活血通络。现代临床研究发现四妙散可显著降低血清IL-6、IL-8、CRP、TNF-α及全血BUA、ESR、WBC水平,改善关节疼痛、肿胀、发、功能受限及痛风伴随的多种全身症状。

痛风急性期患者见红肿热痛,多由寒湿郁热化毒而成,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化痰、活血祛瘀为主。根据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推荐,痛风湿热蕴结证,治则为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主方推荐四妙方《丹溪心法》中二妙丸加牛膝、薏苡仁。

传统中医认为“痛风”属风湿热痹之证,湿邪之气留而不去,蓄久化热,注于关节,导致气血闭塞,血脉不畅,至此发作。痛风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肝、脾、肾功能失调为本,痰饮、瘀血、浊毒内蕴为标,风寒湿热之感邪性质不同,或有偏盛,其临床表现亦各异。此外,本病还与遗传、体质、饮食、外感、环境、情志、劳倦等因素有关。其病位在于肌表经络,继而深及筋骨,日久伤及脾肝肾。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痛风的症候分为:湿热蕴结型、瘀热阻滞型、痰浊阻滞型、肝肾阴虚型。痛风的中医治疗法则为:以泄浊化瘀解毒为主线,调益脾肾,正本清源,贯穿始终。因此根据痛风不同的证候,需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辨证论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