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治疗痛风的常用中药
2023-09-30 16:12:31
作者:黄艳玲
作者单位: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什么是痛风?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即痛风。中医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对高尿酸血症和不同类型的痛风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无症状期:采用降尿酸治疗,可采用具有降尿酸作用的中药材,如土茯苓、萆薢、蚕沙、石韦等。急性期:急则治其标。以改善关节疼痛为主,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论治,或清热、或利湿、或温经通络、或化痰、或祛瘀。间歇期:重在治本。以调补脾肾为主,使尿酸生成减少,促进其排泄。

治疗痛风的常用中药分类归纳如下:

利水渗湿药:泽泻、车前子、萆薢、虎杖、金钱草、海金沙、肾茶……泽泻:甘、淡,寒。归 肾、膀胱经。功能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现代药理研究体外实验表明,泽泻可以通过抑制 XOD 活性,发挥降尿酸作用。

车前子:甘,寒。归肝、 肾、肺、小肠。功能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现代药理研究与作用机制车前子的提取物毛蕊花糖苷可以抑制高尿酸血症小鼠肝脏 XOD活性,发挥降尿酸作用,并下调肾脏尿酸转运体 Oatl的RNA 表达,上调肾脏尿酸转运体Uratl 及 Glut9 的 mRNA 表达。

萆薢:苦,平。归肾、胃经。功能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现代药理研究与作用机制表明萆薢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XOD 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血清尿酸水平,增加尿酸浓度和尿酸排泄量,降低肾脏RAT1mRNA 和 URAT1 蛋白的高表达,其作用与苯漠马隆相近。

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功能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经闭,癥瘕,跌打损伤,肺热咳嗽。现代药理研究与作用机制表明虎杖醇提物能防治小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其机制可能是调控NLRP/ASC/canan-0 轴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

金钱草: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 胱经。功能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麻醉是一种医学技术,通过应用药物或其他方法来使患者在医疗操作期间失去意识和痛觉。其主要目的是确保手术或其他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舒适度。麻醉可以分为局麻和全麻两种方式。

局部麻醉常常通过将麻醉药物直接应用于局部区域,以阻断神经传导,从而使特定区域失去感觉。这种方法可以不需要让患者完全失去意识,仅仅使特定区域麻木,从而允许医生进行手术或治疗。局部麻醉通常用于较小的手术或需要局部麻醉的情况,如拔牙、表皮手术或眼部手术。

全麻则是通过给患者注射药物或让其吸入麻醉气体,使其完全失去意识和痛觉,并在全身范围内得到控制。

在全麻过程中,患者处于无意识的状态,无法感受到疼痛或记忆手术过程。全麻通常在需要较复杂或大规模手术的情况下使用,以确保患者安全,并为医生提供操作的便利性。

无论是局麻还是全麻,麻醉团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的需求,精确调整药物剂量,以控制麻醉的深度和范围。麻醉医生和麻醉团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例如血压、心率和呼吸,以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性。虽然长时间和大剂量的全麻可能会对少数患者的大脑功能产生暂时影响,例如影响记忆和注意力,但这些不良影响通常是短暂的,并会随着药物的代谢和排出现代药理研究与作用机制表明金钱草提取物可以降低高尿酸小鼠的尿酸水平。金钱草总黄酮提取液可能通过增加尿量,降低尿液中钙和草酸的含量,从而降低尿液饱和度,抑制尿液中结晶形成。

海金沙:甘、咸,寒。归 膀胱、小肠经。功能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现代药理研究与作用机制表明海金沙具有抗氧化、抗菌、防治结石等作用,海金沙黄酮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清热药:玄参、山慈菇、秦皮、忍冬藤、生地黄、大黄、葛根、栀子、金银花……

玄参:甘、苦、咸,微 寒。归肺胃、 肾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 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现代药理研究与作用机制表明玄参提取物苯丙苷被证明可以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肝脏黄嘌吟脱氢酶 XDH 和黄嘌吟氧化酶 XO 活性,从而发挥降尿酸作用。

山慈菇:甘、微辛,凉。 归肝、脾经。功能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癥瘕痞块。现代药理研究与作用机制表明山慈菇所含的秋水仙碱能抑制粒细胞浸润和乳酸的生成,有抗炎、止痛作用,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有效成分。

秦皮:苦、涩,寒。归 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用于湿热泻痢,赤白带下,目赤肿痛, 目生翳膜。现代药理研究与作用机制表明秦皮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抑制抑制 XOD 的能力。秦皮总香豆素能够改善痛风性关节炎,降低正常小鼠和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水平。

忍冬藤:甘,寒。归肺、胃经。功能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现代网络药理学表明,忍冬藤不仅对脂质的氧化及代谢具有正向调控作用,还可以通过调控 RNA 和细胞凋亡,调控免疫反应和炎性反应。

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现代药理研究与作用机制表明地黄浸膏能够有效保护肾脏线粒体的呼吸产能,具有保护肾缺血的作用。地黄的有效成分地黄寡糖对氧化应激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祛风湿药:土茯苓、威灵仙、豨莶草、秦艽、鼠曲草……

而逐渐恢复。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麻醉对大脑的影响是暂时的,不会导致长期的认知或神经功能障碍。

现代药理研究与作用机制表明金钱草提取物可以降低高

尿酸小鼠的尿酸水平。金钱草总黄酮提取液可能通过增

加尿量,降低尿液中钙和草酸的含量,从而降低尿液饱

和度,抑制尿液中结晶形成。

海金沙:甘、咸,寒。归 膀胱、小肠经。功能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现代药理研究与作用机制表明海金沙具有抗氧化、抗菌、防治结石等作用,海金沙黄酮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2、清热药:玄参、山慈菇、秦皮、忍冬藤、生地黄、大黄、葛根、栀子、金银花……

玄参:甘、苦、咸,微 寒。归肺胃、 肾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 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现代药理研究与作用机制表明玄参提取物苯丙苷被证明可以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肝脏黄嘌吟脱氢酶 XDH 和黄嘌吟氧化酶 XO 活性,从而发挥降尿酸作用。

山慈菇:甘、微辛,凉。 归肝、脾经。功能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癥瘕痞块。现代药理研究与作用机制表明山慈菇所含的秋水仙碱能抑制粒细胞浸润和乳酸的生成,有抗炎、止痛作用,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有效成分。

秦皮:苦、涩,寒。归 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用于湿热泻痢,赤白带下,目赤肿痛, 目生翳膜。现代药理研究与作用机制表明秦皮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抑制抑制 XOD 的能力。秦皮总香豆素能够改善痛风性关节炎,降低正常小鼠和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水平。

忍冬藤:甘,寒。归肺、胃经。功能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现代网络药理学表明,忍冬藤不仅对脂质的氧化及代谢具有正向调控作用,还可以通过调控 RNA 和细胞凋亡,调控免疫反应和炎性反应。

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现代药理研究与作用机制表明地黄浸膏能够有效保护肾脏线粒体的呼吸产能,具有保护肾缺血的作用。地黄的有效成分地黄寡糖对氧化应激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3、祛风湿药:土茯苓、威灵仙、豨莶草、秦艽、鼠曲草……

土茯苓:甘、淡,平。归 肝、胃经。功能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现代药理研究与作用机制表明土茯苓不仅可以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水平,还可以可抑制 XOD 活性,显著下调肾脏 URAT1、GLUT9的mRNA 和蛋白表达,抑制 IL1β、

TNF-α 表达。

威灵仙:辛、咸,温。归 膀胱经。功能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现代药理研究与作用机制表明威灵仙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制 XOD 的能力,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威灵仙还可以降低尿酸性肾病小鼠的尿酸和肌酐,减少肾脏组织中的尿酸盐结晶和炎性反应浸润。

3、其他类:活血化瘀药:鸡血藤、红花、姜黄、牛膝、丹参……;芳香化湿药:苍术、……;补虚药:黄芪、白术、杜仲……;解表药:防风、 ……活血化瘀药鸡血藤是一种具有镇痛、抗炎作用的中药。其性苦、甘,温。归肝、肾经。功能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 其提取物可通过作用于肠道发挥减重作用。

芳香化湿药苍术:辛、苦,温。归 脾、胃、肝经。功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苍术 - 黄柏作为治疗痛风的经典药对起源于《丹溪心法》。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柏苍术汤可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释放炎性因子 TNF-α、IL-1β、IL-8、IL-6,从而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炎性反应。

补虚药黄芪:甘,微温。归 肺、脾经。功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 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黄芪的提取物黄芪皂苷被证明可以下调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尿酸水平。

白术:苦、甘,温。归 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白术经过炮制后,苍术酮的含量减少,而白术内酯的含量显著增加,白术内酯具有抗炎、抗肿瘤、降糖等作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