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调理脾胃常用的五大中药
2023-09-06 16:09:48
作者:韦丽鹏
作者单位:河池市中医医院

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很多人的脾胃功能或多或少都有损伤。中医认为脾为人的后天之本,只有脾胃好的人,才能获取食物的精华,拥有健康的体魄。经常有中医和患者交流时说:脾胃虚弱、脾虚,那到底脾虚有什么表现呢?脾虚很重要一点就是消化能力较弱,阳气不能升发,水湿不能运化,体内有很多湿气。

一、脾胃虚弱的表现

1、不想吃东西,或饮食减少;

2、胃胀腹胀,吃一点就饱了,或者感觉食物堵在胃里下不去;

3、大便稀,容易腹泻;

4、容易疲倦、乏力、没精打采。

二、常用调理脾胃的中药

1、山药

具养阴生津、润肺、健脾和胃、补肾固精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肺阴虚引起的咳嗽、痰喘,也能治疗脾胃不和、肾虚、女性白带过多等症状。无论是直接清炒、拔丝山药,还是煮粥、炖汤都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山药可用于脾气虚导致的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山药健脾,则同时还略兼有涩性,能缓和腹泻、大便溏稀。山药炒后止泻作用增强。

如果气虚比较严重,单用山药力道就不够了,需要入复方中使用,如参苓白术散,以山药配伍人参、白术、茯苓、白扁豆等,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状。如中气不足、气短乏力、胃下垂,可配伍薏苡仁、黄芪、党参等熬粥,即山药薏苡仁粥。

小儿脾胃虚弱,不想吃饭,且消瘦,可用山药配伍鸡内金、焦白术、茯苓、山楂等,健脾开胃消食。

除了补脾气,还能补脾阴。脾阴虚常见症状有口干唇燥,消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或便秘,烦热失眠等,可配伍扁肉、莲肉等药。

有的人吃了山药之后胃更不舒服了,是因为山药有滋润之性,更适合用于脾阴虚的情况,如果脾虚导致水湿内停,也就是有湿证的情况,用山药反而会加重湿盛,造成症状加重,如消化不良的情况加重,胃的满胀、堵塞的感觉加重。

一个区别能否吃山药的方法:如果舌头细小、舌苔干,又没有痰(脾胃阴虚),可以用山药;如果有消化不良,胃胀,兼有舌苔白厚,舌胖大有齿痕的情况,就不宜用山药。

2、白术

具补气健脾、祛湿利水的功效,对于治疗脾胃虚弱、腹泻、食欲不振、倦怠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能够调整胃肠道的运化功能。对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可以将干姜与白术搭配;消食化积常与枳壳合用;健脾祛湿可以搭配茯苓和陈皮。

在中医里面,白术被誉为是补气健脾的第一要药,可见白术的健脾之功是很好的。白术的药性甘温,既可以补脾益气,又能燥湿利水。此外,白术还有一定的安胎敛汗之效,对于怀孕的特殊时期脾虚胃弱,也是可以使用的。

3、党参

具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的功效。党参健脾益肺,兼能养阴,是一味很常见的补虚良药,很多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的人常会用到党参来泡水喝。党参虽比人参力道弱,但更注重补脾胃之气,党参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少乏力、大便溏薄等有很好的效果。此外,党参还有很好的益肺养阴之效,比如脾肺两虚导致的食少乏力、咳嗽气短等,以及阴虚导致的津液不足、口渴气短等,党参皆有一定的效果。

(1)中气不足:常见身倦乏力、食少、腹胀、大便溏稀等。党参配伍白术、茯苓、甘草,为四君子丸。再加上陈皮、半夏,为六君子丸。再加上木香、砂仁,为香砂六君子丸。

(2)中气下陷:典型特征就是脏器下垂,久泻、脱肛。党参常配伍黄芪、升麻等,升阳举陷。

(3)肥胖:改善脾虚兼痰湿导致的肥胖,党参配伍茯苓、桔梗、扁豆等。

4、黄芪

具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的作用。各类气虚常用,尤其善于改善中气下陷。

(1)脾气虚弱

可单用黄芪熬膏,或与党参或人参合用,为参芪膏,用于虚人长期补虚。

如果以饮食减少、大便溏稀、腹泻为主,则黄芪配伍白术,为芪术膏。

脾气虚兼有阳虚,腹中痉挛性疼痛,遇冷则痛加重,得暖则痛减轻,可配伍桂枝、白芍、生姜、炙甘草、大枣、饴糖,为《金匮要略》黄芪建中汤。

(2)中气下陷

用于中气下陷,脏器下垂,小腹、肛门有下坠感,脱肛,或伴有身体、眼皮沉重感,甚至阳气郁结而不能宣散所致发热等。

黄芪配伍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等,构成《脾胃论》补中益气汤,或者制成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用于上述症状。

5、麦芽

具健脾开胃、消食和中的作用。麦芽是一味常用的消食化积的中药,具有很好的健脾开胃、行气消食之功。日常生活因饮食积滞造成的胃脘胀满、消化不良等,就可以用麦芽来缓解。麦芽在健脾开胃的同时还能消除食积,所以特别适宜于积食引起的脾胃运化不畅。而且麦芽甘润无毒,在儿科用药方面也是很安全的,所以在治疗小儿食积、脾胃虚弱的时间,就常会用到麦芽。

麦芽味甘性平,既入脾胃经而善消食化积,为治食积腹满之良药,尤宜于治疗米、面类食滞不化者;又入肝经而能散郁行滞、舒肝回乳,用于断乳或乳溢,以及肝郁气滞或肝胃不和等证。

脾胃主运化,对人体的正常机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调理脾胃不能简单地靠这些药物,最重要的还是好的饮食习惯或者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对症开方治疗,方能起到更好的补脾益胃、强身健体的目的。日常的生活习惯,无论是从饮食上还是起居方面都要规律,吃的食物最好是容易消化的,以免增加脾胃负担,像糯米、豆类这些不易消化的就要少吃,饭后也要注意活动,帮助消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