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科普了解一下四肢骨折的常规护理
2023-08-22 17:11:00
作者:刘丽
作者单位: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
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四肢骨折在临床更是多见,尤其是老年人,不小心摔倒就可引发骨折。骨折后患者活动不便,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发生骨折后应做好护理工作,促进骨折恢复,避免发生不良问题。下面我们了解下四肢骨折的常规护理。

一般护理

应加强营养补充,均衡膳食,多吃蛋白质含量高、钙含量高和铁含量高的食物,充足的热量与丰富的纤维素。四肢骨折后避免喝牛奶,也不要吃甜食和土豆萝卜等,容易产气增加患者的不适感。骨折后在日常生活中多帮助患者,腿部骨折会影响行动,骨折制动初期患者自己难以翻身,应协助做好生活护理。照顾好生活起居,个人卫生以及环境清洁等,保证休息室空气清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益于骨折恢复。

观察病情

四肢骨折严重患者,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如血压、呼吸、心跳以及神情变化等,做好记录。按照医嘱进行补液与补血治疗,根据患者情况监测中心静脉压变化,记录好24小时内患者的出入量。危重四肢骨折的患者尽早行ICU监护。四肢骨折患者发生意识模糊或呼吸不畅,视情况进行气管切开术,使患者呼吸顺畅,加强氧气治疗。

石膏护理

四肢骨折后,患者应做好石膏固定,石膏刚包扎好应等其自然干硬,未干好时不可随意搬动患者,也不能用手指按压石膏,避免会压迫到骨折处局部组织。若必须移动,应将石膏托平固定好,避免挤压到石膏使其变形。抬高骨折肢体,应高于心脏,促进淋巴静脉回流,缓解水肿症状。保持石膏的干净完整,避免弄脏。若是脏了可用毛巾沾点水沾肥皂清洁,不可使用太多水,防止石膏变形。细心观察石膏创面处,有无发生渗血或是渗液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取下石膏后,用温水冲洗患肢,可少量涂擦凡士林,滋润皮肤。

疼痛护理

骨折创伤口或者手术都会使患者感到疼痛,若伤口发生感染、神经血管受损或骨折固定不稳定,也会出现疼痛,疼痛原因不同护理方法也不同。

骨折受伤后24小时里可对疼痛处进行冷敷,减少血液渗出、收缩血管,有效缓解水肿,减轻疼痛。

骨折受伤过了24小时,可对疼痛局部尽心热敷,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骨折后肢体必须固定好,抬高骨折肢体,缓解肿胀,减轻疼痛。疼痛太严重,患者难以忍受,可遵医嘱合理使用止痛药,减轻疼痛。

注意,骨折后的护理,每一步操作动作要轻柔准确,切不可大力粗暴。若需挪动患者,应征得其同意配合,挪动时加强骨折处的保护,一次调整好患者体位,避免多次调整增加不适感。

心理护理

骨折后无论受伤是否严重,都会对患者心理带来不良影响。即使手指骨折,也会降低生活的灵活性,带来一定麻烦,影响心情。危重损害性骨折,可能会对患者造成抑郁,甚至轻生的心理影响。所以四肢骨折后加强患者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要过度担心。医护人员与家人要多与患者聊天,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针对性解决不良影响。对于疾病的恢复情况与治疗,可简答告知患者,让其更多了解骨折的恢复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信心,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争取早日康复。

预防感染

骨折急救处理中,应严格注意卫生,保护好伤口,避免发生二次污染引起感染等,对于开放性骨折伤口应争取时间,尽早做好清创处理,进行良好的引流,合理采用抗生素治疗,加强身体营养支持。细心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痛或渗液等,发生感染,及时有效处理,积极抗感染治疗。

指导功能锻炼

加强功能锻炼的宣教,提高患者对功能锻炼的认识。骨折后肌肉会发生萎缩,这是正常现象,不用过度担忧,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可改善肌肉萎缩。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适合的功能锻炼方案。注意骨折后功能锻炼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锻炼范围从小到大,锻炼次数逐渐增加,锻炼时间由短增长,功能锻炼的强度应以患者感觉舒适不累为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