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常见的门诊护理知识小科普
2023-09-01 15:37:35
作者:苏萍
作者单位: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门诊是医院面向患者及家属的重要窗口,也是医院和患者相互沟通的平台之一,由此可见门诊护理十分重要。但大部分人们都不清楚门诊就诊的相关知识,更不知道常见的门诊护理知识有哪些。对此,文章将常见的门诊护理知识分为三段,讲解患者到医院门诊后就诊时的注意事项、各项检查前的注意事项以及患者日常应注意的护理知识,更好的帮助患者了解医院,

一、门诊就诊时的注意事项

患者到医院门诊就诊时,总是会出现说不清、遗漏东西等情况。对此,患者应参考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患者到医院门诊进行就诊时,应提前弄清自己在哪方面需要医生的帮助,例如发烧、咳嗽等。

2.患者的病情若是复发性疾病,应将以往的化验单、检查资料都携带好,不仅能避免重复检查,也能保证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

3.向医生描述病情时尽可能说明自身的症状,不要将自己的判断说给医生听。

4.描述病情时也要注意时间,尽可能将具体时间说清楚。

5.患者也不要直接要求医生开什么检查或是用什么药,而是听从医生的指导,这样也更有针对性。

6.此外,若是患者的病情十分紧急,需要立即处理,患者及其家属应直接到急诊部门挂号就诊,避免错过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

二、各项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1)尿液检查

患者在做尿常规检查时,应尽可能选择晨尿,且以中段尿为主。女性患者应避开月经期间,避免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之中。保留尿液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

(2)血液检查

人体血液中包含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等,一般情况下便可检查。但对于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免疫项目检查时,最好是在空腹的情况下进行检查。若是患者病情紧急,也可随时抽血检查。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检测血脂时,应提前三天停止服用降脂药物,同时也需空腹取血。

(3)超声检查

进行胆道系统超声检查应在检查前12小时禁食、禁水,前24小时禁油。避免高脂饮食,影响胆汁分泌、储存,妨碍检查效果。经阴道超声检查需避开月经期,该检查不能用于未婚女性、月经期、阴道畸形或严重妇科炎症患者,检查前需排空尿液。经腹子宫附件、输尿管、前列腺、膀胱及其他下腹部脏器超声检查时需充盈膀胱,检查前适量饮水。其他专科检查需遵医嘱要求准备。

(4)肠镜检查

要想做肠镜检查,应提前到医院预约,做好肠道清洁准备。若是患者有特殊的疾病或是服药史应提前告知医生,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内窥镜检查。患者还应严格按照医嘱做好准备,如饮用少量糖水防止患者出现低血糖或虚脱的情况。在肠镜检查的过程中往往也有危险性,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穿孔、出血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应由患者本人或是患者直系家属签字即可。

(5)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医院检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检查。需要做胃镜检查的患者应在检查前一天晚上八点开始禁食,检查当天禁食、禁水,若是患者有麻醉药过敏史应提前告知医生,检查后两个小时内不能喝水、吃东西,两个小时后尽可能吃温凉的流质食物。

(6)CT检查

CT检查也是患者常见的检查之一。若是患者有药物过敏史应提前告知医生,避免意外发生。因为CT检查前的碘造影剂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发生药物反应,但极少数患者因其体质的特殊性,会出现过敏等症状。因此,患者及其家属在CT检查前,需要签字同意检查进行。在进行一些特殊的检查项目中,需要患者进一步的配合,如进行冠脉的CT检查时,需要在检查前进行心率的调整。

三、慢性疾病的防治知识

仔细研究便能发现,前往医院就诊的不是突发性疾病的患者就是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对于慢性疾病患者而言,在日常生活应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如不抽烟、不喝酒,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养成服药的好习惯,还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及其家属应避免听从偏方或是随意更改药量,一定要遵循医嘱。同时,患者还应保持经常锻炼的好习惯,在锻炼的过程中应以自己的身体为标准,不能勉强自己。还应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情舒畅,精神开朗。

结合上文,是不是更加清楚医院门诊的小知识了呢?同时也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避免疾病影响,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