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缺陷症是指发育中发生的胎儿在发育程中发生解剖、遗传、代谢、行为等结构与功能异常而导致的一种永久发育异常,给新生儿的生存质量以及家庭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在孕期、产前做好对应的预防工作对于降低新生儿的出生缺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孕期和产前进行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的教育进行科普,帮助降低新生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提升新生儿质量。
什么是新生儿缺陷
出生缺陷是指胚胎和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因素(例如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和环境因素(例如母体暴露于致畸物质或受病原体感染等)造成的一种现象,还可能是这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或者是其他未知的原因造成的。出生缺陷的临床发病率大约为3%,而且它的病种很多,到现在为止已经被发现了数以万计的不同类型的出生缺陷。常见的有无脑儿、脑积水、开放性脊柱裂、脑脊膜膨出、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21-三体综合征、多指(趾)等。出生缺陷不仅会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生活质量、家庭和睦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对新生儿的生命周期和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
如何有效的在孕期、产前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第一,怀孕期间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怀孕的前三个月需要做一次全面的妇科检查。在怀孕的第二个月应该做一次血液和尿液的检测、1次妊娠糖尿病检查,以确定自己有没有糖尿病的并发症;怀孕18~24周做一次B超,此时胎儿在你的子宫内发育已经可以看见五官和肢体,通过B超检查可以看出胎儿是否存在有缺陷的情况,从而有效避免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几率。如果怀孕期间的检查发现胎儿有高危的出生缺陷就必须要做产前诊断,一般是抽羊水做化验。如果胎儿有先天缺陷则必须进行介入治疗,例如引产,以终止怀孕等措施。
第二,加强对于怀孕期间的健康保健教育。进行系统的孕期保健教育对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实行优生优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加强对自身的健康保健的教育工作,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医院的医务人员会利用专门的检查设备对您和您的胎儿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帮助孕妇对自身的情况有更精确的认识。可选择做的检查项目有DNA检查、羊水穿刺、B超、无创NT等。
第三,重视对新生儿出生之后的疾病筛查。新生儿出生之后,孕妇应重视加强对新生儿的全面体检,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检查的项目主要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这种疾病会对孩子日后的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孩子出现呆小症;听力受损,由于耳聋在早期并不容易被家人察觉,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导致终身耳聋;髋关节发育不良,如果孩子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可能会导致孩子以后走路不稳,甚至是行走不便。
怀孕到生产并非是一个简单的事,在每一段时间内除了要做好相应的体检、筛选出相应的疾病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孕妇的生活环境、不良生活习惯等都是导致胎儿先天畸形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孕妇在孕期有被动吸烟和饮酒史、接触农药、孕前三个月到怀孕前三个月有服用抗生素、镇咳类药物等情况,都会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升高。怀孕期间,孕妇和其家人应该积极向当地的产科医生或者是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咨询,以获取更多关于孕产期的健康信息。这样就能更好的了解到关于孕产期营养的要点,如何进行合理的运动,关于孕期用药的注意事项,以及产前筛查的重要意义,通过强化自身的健康保健意识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情况。
结束语
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的发生不仅会给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影响,同时也会严重的影响到家庭。因此,孕妇在怀孕过程中需要重视做好对应的预防保健工作,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积极主动的进行每次孕检,保持良好的心态,营造良好的孕期环境,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提升新生儿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