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日常眼部护理的注意事项和常见误区
2023-09-08 10:03:32
作者:张芸
作者单位: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日常眼部护理是维持眼部健康的重要措施,需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均衡饮食、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避免不正确的眼部按摩和过度使用隐形眼镜等方面。同时,还需要避免过度使用眼药水、过度按摩眼部、眼部疲劳和眼部防晒等误区,并通过正确合理的眼部护理,预防眼部疾病和提高眼部健康水平。

1.眼部护理的注意事项

眼部护理是保持眼睛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日常眼部护理中,均衡饮食、保持眼部清洁和眼部按摩等注意事项是不可或缺的,这些方法不仅可以缓解眼部疲劳和不适,还可以预防眼部疾病的发生。

1.1均衡饮食

对于眼睛健康而言,均衡饮食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眼部细胞的生长和修复。其中,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营养素对眼睛健康具有重要作用:(1)维生素A维生素A是维持眼睛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它可以促进角膜组织的生长和修复,预防干眼症和角膜软化症等眼部疾病的发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包括胡萝卜、菠菜、南瓜、鸡蛋等。(2)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增强眼睛周围血管的弹性,促进眼部细胞的代谢和更新,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包括柑橘类水果、草莓、菠菜等。(3)维生素E维生素E可以保护眼睛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预防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发生,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包括坚果、橄榄油等。(4)叶黄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损伤。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包括蛋黄、玉米、甘蓝等。

1.2保持眼部清洁

保持眼部清洁可以避免细菌和污物的滋生,预防感染和炎症的发生。以下是一些保持眼部清洁的方法:(1)定期清洗眼部:定期清洗眼部可以去除眼周的污垢和细菌,保持眼部卫生。使用温水清洗即可,不要使用过热的水,以免刺激眼睛。清洗时可以用指腹轻轻按摩眼睛周围,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2)避免用手揉搓眼睛:揉搓眼睛很容易将手上的细菌带入眼睛中,引起感染和炎症。如果需要擦拭眼泪,可以使用一次性干净的纸巾或干净的毛巾。(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用眼、减少烟酒摄入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眼部疾病的发生。

1.3眼部按摩

眼部按摩可以缓解眼部疲劳和不适,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改善视力。以下是一些眼部按摩的方法:(1)闭目休息长时间用眼容易导致眼睛疲劳,适当休息可以缓解症状。闭上眼睛可以让眼球得到充分的放松,缓解眼疲劳。(2)眼保健操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眼部按摩方法,通过按摩眼周穴位和肌肉来缓解眼疲劳和改善视力。可以在用眼疲劳时进行,也可以在平时进行保健按摩。

2.眼部护理的误区

日常眼部护理中的误区包括眼药水使用过度、过度眼部按摩、忽略眼部防晒和忽略眼部疲劳等方面,对这些误区的分析,可以帮助大众了解正确的眼部护理方法,提高眼部健康水平。

2.1眼药水使用过度

眼药水被广泛用来缓解眼部不适,如干涩、痒痛等。然而,过度使用眼药水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首先,长期使用眼药水会导致眼睛对药物的依赖,降低自身免疫力,使眼睛更容易受到感染。其次,过度使用眼药水还可能导致药物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急促等;最后,长期使用眼药水还可能引起角膜病变和视力下降。为此,需在使用眼药水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遵循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指导,同时不要随意购买和使用没有资质的眼药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2过度眼部按摩

眼部按摩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缓解眼部疲劳的方法,然而,过度眼部按摩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首先,过度按摩可能导致眼球震颤,增加近视的风险;其次,过度按摩还可能导致角膜擦伤和炎症;最后,过度按摩还可能引起眼睛干涩和疲劳,为此,在进行眼部按摩时,应注意力度和频率,避免过度按摩;同时按摩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对眼球造成伤害。

2.3忽略眼部防晒

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会导致白内障、翼状胬肉、视网膜黄斑病变等疾病。为此,在外出时佩戴太阳镜或遮阳帽,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眼睛。此外,选择合适的眼霜和眼膜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晒作用。

2.4忽略眼部疲劳

眼部疲劳是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所导致的常见问题,它会导致眼睛干涩、疲劳、视力模糊等症状。然而,许多人却忽略了这一点,长期处于眼部疲劳状态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头痛、失眠等问题。缓解眼部疲劳的方法包括休息、远眺、做眼保健操等,并使用人工泪液、热敷等方法来缓解眼部疲劳。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