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怎样辨别药品的有效期?
2023-10-29 23:45:22
作者:李金卓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人民医院

药物的有效期是指药物在一定的保存条件下,仍能维持其品质的时间。几乎每一种药物,都会有有效期,之所以会有有效期,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的功效会慢慢地“流失”,只有按照有效期来服用,才能保证药物的疗效,使病情的治疗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由于在我国,药物的有效期有很多种,所以要了解药物在不同的描述方式下的作用时间,尽量不要吃到过期的药物,这样可以保证用药安全。

一、如何识别未开封药品的有效期?

假如购买的药品尚未拆开包装使用,而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储存的话,那么药品的实际有效期就是它的包装盒所显示的时间药品有效期在包装上的显示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①直接写上有效期到哪一天。如果某个药品的包装上写着有效期至2015.11.02,那么就是说这个药在2015年11月2日之前都能用,过了这一天之后就不能用了。②直接写上有效期到哪个月。如果某个药品的包装上写着有效期至2015.11,那么就是说这个药在2015年11月30日之前都能用,过了这一天之后就不能用了。③写着有效期年份或月份。这种形式所呈现出来的药品理论有效期,可通过生产批号或者药品的生产日期来推算有效期:

如果某个药品的的包装上的产品批号写的是

151102999,生产日期是2015.11.02,有效期是36个月,那么这个药品的实际有效期就是到2018年11月2日,再往后就失效不能用了。

二、如何识别已开封药品的有效期?

如果药品的包装或者剂型有一定不同,那么这些药品的有效期也是有着差别的,已开封药品的有效期不单单要看包装,还要根据具体剂型进行具体分析,以下是一些建议:

(1)对于独立包装的药品,像板装片剂、板装胶囊等,这些药品一般都被封装在独立的包装里,也不会和外面的空气接触,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可以放心地使用到有效期之前。对于非独立包装的药品,像瓶装药片等,一般建议在开封后半年内用完。如果一旦药品出现外观、颜色、性状的改变,就不能再使用了。

(2)对于不同剂型的药品,其有效期也有所不同:

一糖浆剂:由于里面含有糖份,容易滋生细菌而出现变质。如果已经打开包装,那就不应该长期放着,及时没有受到污染,也就最多保存1-3个月,其中夏天会短一些,冬天会长一些。

一口服溶液、混悬剂:在未受到污染的情况下,可以室温保存2个月。

-眼用制剂、鼻用制剂,如眼药水、滴鼻液:开封后最多能留一个月,一个月后就不能使用了。

一软膏剂(无挥发性):室温可以保存2个月。同样的,一旦药品出现外观、气味、颜色、性状的改变,就不能再使用了。

三、要注意性状观察开封药品的有效性

首先,对于任何药品,一旦出现外观、气味、颜色、性状等的改变,就绝对不能再使用了!建议每3-6个月清理一次药品,及时处理掉变质的药品。

其次,一定要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要求储存药品,该避光的避光,该冷藏的冷藏。

再次,在药品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防止污染,如是液体制剂必须用干净的量杯倒出来使用,不可对着瓶口直接饮用。量杯用完后清洗干净、晒干备用。倒出的液体药品如不小心多了,不得再倒回原瓶中,开启的瓶盖应仰放在台面上。

最后,药品拆封后,可以在包装上写清楚你的第一次开封时间,这样可以下次服用药品时时清楚地知道药物是否还在有效使用期限内,以决定可否继续服用。

四、如何正确处置已过期或破损的药品?

(1)如果药品已过期或破损,应立即停止使用。将药品放入密封袋中,标明日期并投入指定的废品回收箱中。

(2)如果药品无法通过简单的处置来处理(例如,药膏破碎),则应将其带到药房或医疗机构进行专门的处置。不要将药品倒入马桶或下水道中。

(3)不要将个人的药物剩余量留到下一次使用。定期清点药物储备并及时补充购买所需药物,以确保药物治疗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4)对于处方药,应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处理。即使药物已过期或破损,也不要自行处理或重复使用。咨询医生或药师以获取正确的处置方法。

(5)在使用药物时,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上的相关提示和警告信息。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