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右下腹剧烈疼痛,多发病于男性,且以20~30岁的青壮年发病率居高。通常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一旦患者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往往会采取阑尾切除术。虽然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但要注重后期的护理,否则会造成不良后果,本文就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及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展开介绍。
一、急性阑尾炎的症状
急性阑尾炎病变程度是疼痛部位和持续时间的决定性因素,通常来说刚开始的疼痛多集中在上腹部,为阵发性,持续时间几小时到十几小时不等,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疼痛部位会转移到阑尾所在位置,约有75%左右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都会有转移性的右下腹疼痛。不同位置的阑尾炎所引起的疼痛部位如下:1.盲肠后位阑尾引起疼痛的部位为侧腰部。2.盆位阑尾引起疼痛的部位为耻骨后上区或大腿腹股沟区。3.肝下区阑尾引起疼痛的部位为右上腹。4.左下腹部阑尾引起疼痛的部位为左下腹。早期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的症状,通常来说比较轻微,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会伴随有腹泻。穿孔坏疽性阑尾炎症状主要为腹胀、排便减少、腹部疼痛。
二、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前护理
由于急性阑尾炎发病急,病程短,患者在手术前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术前护理,往往是由医护人员根据其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之后输液和抗生素预防感染。在这一过程中患者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并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手术。在术前6h禁止饮水,术前12h禁止饮食。防止患者术中出现呛咳导致窒息。
三、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护理
体位护理。急性阑尾炎的病人要根据其麻醉方式选择适当的卧位。如若是连续 的硬膜外麻醉可以去枕平卧4~6小时;如若采取的是腰椎麻醉,病人需要去枕平卧6~12小时,防止脑脊液外漏引起患者头痛。
观察生命体征。对患者要每1小时展开1次血压和脉搏测量,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如果有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要考虑有出血情况。及时地报告给主治医师采取处理措施。对于手术刚完成的病人更需要密切监测,防止术后不良并发症。
饮食干预。手术当天要禁食。在术后第一天可补充流质食物,以维持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待到胃肠功能恢复后可以继续进食,从流质到半流质之后再过渡到普食。饮食要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在选择食物时要尽量选择高蛋白,低消化的食物。对于甜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避免食用,防止发生腹胀影响恢复。此外,急性阑尾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日常饮食结构中缺乏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或缺乏日常锻炼。因此,在对患者展开术后宣教时,要求患者养成规律进食的习惯,并且注重饮食卫生,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多食用富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多食鱼、虾富含高蛋白质的食物。少食油炸,刺激性的食物。
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对于有阑尾穿孔或腹腔内有残留脓液的患者要采取腹腔引流。在引流管成功插入后,要在患者的病床旁妥善固定,防止患者体位的改变而发生管道的受压变形。同时,患者自身要注意引流液的量和性状,如果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给医护人员。
适当运动锻炼。在术后的24小时鼓励患者下床运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增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从而可以让伤口的愈合速度更快,缩短住院时间。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运动,要避免进行过重的体力活动,防止腹压增加而形成切口疝。
加强个人生活护理。对病房进行通风换气,保持患者伤口敷料的干燥,若发生切口感染要密切注重患者的体温以及切口辅料的变化情况,防止出现术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