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ICU是病情非常严重的患者才要去的地方。的确,ICU病房收治的都是病情较重且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因为很多患者生命体征本身不稳定,难以进行手术干预,所以只能先暂时在ICU里进行观察,待生命体征平稳之后再根据患者的情况考虑后期的治疗方案。总体来说,进入ICU病房往往代表着患者出现了以下几类问题。
一、急性可逆性疾病患者。如经过重大手术或存在严重创伤的患者,进入ICU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
二、高危患者。这类患者往往具有比较危险的潜在基础疾病,同时又因为其他原因需要进行创伤性治疗,如器官衰竭、重症胰腺炎、急性中毒或急性感染者。此类患者在ICU接受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能缩短住院时间。
三、慢性疾病急性加重者。慢性疾病本身的治疗周期较长,如果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疾病恶化问题,进入ICU后可以帮助患者安全渡过急性期,让患者回到原有的慢性疾病状态,尤其是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加重期的患者。
四、疾病出现不可逆恶化。如出现大出血但无法有效止血者、恶性肿瘤临终状态者、高龄等待自然死亡者等。需要告知大家的一点是,能够进ICU的患者都是有希望治愈的患者。因为ICU收治患者有比较严格的适应证要求,例如患者在经过精准治疗之后,能够在短期内恢复成发病前的状态,或是相对平稳的状态。
还有一点是很多患者家属说无法进入ICU病房内去探望患者,这是因为家属陪护会给重症病房带来非常高的细菌风险,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行走的菌落群。除此以外,很多医疗仪器都是精密仪器,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假设某些患者出现指标突然变化,但机器无法及时分辨,产生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再加上重症医学科的劳动强度极大,患者病情变化迅速,ICU医师往往没有过多时间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总而言之,在ICU的患者并不代表着半条腿已经踏进了鬼门关,恰恰相反,对于很多患者而言,重症医学科相比于其他科室,能够让患者接受更加精细而科学的治疗干预,最大化地挽救患者的生命。重症医学科的每一名医护人员与家属的期望都是一样的,都希望患者能够平安健康地走出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