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科普
热点排行
产前超声存在的误区
2023-05-06 10:27:59
作者:刘爱兰
作者单位:郑州陇海医院超声科

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出生有缺陷的新生儿近百万,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为了预防缺陷儿出生,产前超声筛查尤为重要。在产前超声检查工作中,遇到部分孕妈妈因对超声波基本概念不理解,及对产前胎儿检查常规知识了解较少,从而产生没必要的焦虑、疑惑,甚至引起医患纠纷,既给检查者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又对自己造成了心理负担。现总结以下大部分孕妈对产前超声检查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胎儿所有畸形。

超声检查仪器不是万能的。虽然随着尖端电子技术和生物工程学快速发展,超声仪器具有细微组织分辨率和高度敏感血流成像,三维实时成像重建技术立体视觉也越来越逼真,可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各种超声伪像和很多因素干扰,给胎儿检查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因素。孕妇过胖,皮下脂肪过厚,会引起图像衰减不清晰;羊水过少,胎儿活动度受限,体位限制,不能全方位显示;还有比如早孕期的NT筛查,是重点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排除染色体异常,由于胎儿太小,其他各器官发育不完善,较难做出畸形诊断。最新版2022年版《超声产前筛查指南》,在原六大致死性畸形——无脑儿、脑膜脑膨出、开放性脊柱裂、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严重胸腹壁缺损伴内脏外翻、单腔心产前超声诊断基础上,新增前脑无裂畸形、单一大动脉、双肾缺如,共九大严重胎儿结构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这九大胎儿致死性畸形,是孕期产检超声医师必须筛查出来的畸形。胎儿其他结构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其中的大部分由于在筛查的过程中,因胎儿体位的限制或肢体遮挡,部分器官显示不清,无法做出细致的检查,从而出现漏诊,像胎儿在宫腔内基本处于握拳状态,多指、少指或重叠指很难做出正确超声诊断;颜面部需重点观察唇裂,但发生在红唇区的细小唇裂,超声图像不能显示,无法做出唇裂诊断;眼睛主要观察晶状体,判断是否有先天性白内障,腹部重点筛查的脐膨出,不属于致死性畸形,并没有列入《产前超声指南》必须筛查的范围内。个别孕妈,一旦超声检查出胎儿结构异常,就立即考虑终止妊娠,这个是不对的,如果符合终止妊娠指征,负责给您围保的医师会给予提示,并且建议产前诊断,排除染色体疾病,避免再次孕育有问题的宝宝。

误区二:超声有辐射,尽量少做。

目前广泛使用的各型超声影像医疗器械,都是以机体内组织声学界面对入射超声波的反射和散射作为成像基础,是一种机械能,没有放射线产生,对胎儿是没有辐射的。世界各国就超声剂量对动物做过实验,用正常的超声剂量照射青蛙和鱼的受精卵,在发育的前11天内照射24小时,结果未发现异常;对349只小白鼠反复照射妊娠子宫,未见一只发育异常,其第二代也未见畸形。自2014年起,国家健康委员会以“预防出生缺陷日”为契机,在全国普及优生知识,宣传惠民政策,推动出生缺陷三级防治服务和政策有效落实,城乡怀孕或备孕妇女优生意识大大增强,参加产前检查的孕妇日益增多;随着国家免费孕前检查项目开展,免费产前超声筛查普及到广大孕妇,至今未见一例孕期妇女因超声检查而流产,更未见一例胎儿因超声检查发育异常。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