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有资料表明,我国近十年肺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不仅能够更直观地切除相关病灶,清除已经转移的病灶,还能使医生进一步明确患者肺肿瘤的病理类型,进行病理分期,促使其能够更好地选择恰当的药物,以及治疗效果最佳的治疗方案,甚至有可能根治早期肺肿瘤。但为了更好地促进患者能够在术后早日康复,人们还应做好以下护理措施。
生命体征监测 当肺肿瘤患者完成手术后,应立即将其送至重症监护室,密切观察患者心电图、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帮助医护人员掌握患者术后具体的身体状况,并及时给予患者吸氧,以此促进其身体康复。通常情况下,肺肿瘤患者在手术中需要采取全身麻醉,因此在手术完成后应使患者保持平躺的体位,不可在其头部下方放置枕头,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保持6小时后,协助其将姿势转变为半卧坐体位,促使身体排气。
预防感染 护理人员还应及时向家属说明术后注意事项,并叮嘱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应立即通知医生或护理人员。值得注意的是,术后患者体温异常升高属于常见现象,不一定发生了术后感染,若患者出现发热表现,应及时对其进行血常规检查,判断是否发生了感染,并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肺功能锻炼 在完成手术后,患者往往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卧床休息,此时使其进行适量的肺部功能锻炼能够有效促进其早日康复。但在进行肺部锻炼时,应注意锻炼的强度,不可过度劳累。刚开始进行锻炼时,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锻炼其肺部功能,并且还能够有效促进肺部早日恢复,使其获得充足的新鲜氧气。当患者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后,护理人员可指导其通过吹气球提高锻炼强度,使患者尽可能用一口气将气球吹大,每天吹30~50次,以此提高其肺活量,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恢复。当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后,可进行适量的快走或慢跑等运动,以此增强自身体质,提高肺部功能。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取哪种锻炼方式,都应注意运动的频率和次数,一定要叮嘱患者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可突然进行激烈地锻 炼,不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合理饮食 手术创伤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消化系统造成影响,因此在完成手术后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对其饮食进行合理规划。一般来说,病情较轻的患者可在术后第二天开始进食清淡、易吸收的流食。在完成手术后7天内,应使患者食用流食、半流质食物,并适当补充要素膳。直至患者能够正常进食后,若没有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应取消要素膳的应用,使其自由选择进食的食物,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使患者多食用瘦肉、豆制品、谷类以及新鲜的水果、蔬菜等,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提高其机体免疫能力,促进其早日康复。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肺肿瘤患者在完成手术治疗后,若其身体恢复较好,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应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并做到戒烟、忌酒,每天坚持适量运动或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但不能过于劳累,以此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保持良好的环境 肺肿瘤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应为其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清新,以免空气中细菌等微生物含量过高,引起术后感染。除此之外,尽量避免患者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若必须要出门时,应佩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定期检查 虽然手术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但对于中晚期患者而言无法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再加上手术后患者身体素质较为低下,极易引起疾病的反复发作。因此,在其完成手术后应坚持进行复查,及时发现肿瘤的复发及转移。一般来说,应每间隔3个月进行一次检查,若患者身体恢复情况较好则可半年进行一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