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科普
热点排行
尿常规临床检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23-03-29 12:34:49
作者:郭红梅
作者单位:成都新生命霍普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尿常规检查是临床三大常规检查之一,主要是对尿液的外观、理化参数、有形成分进行检查。尿液样本采集之前需要确保使用的容器无污染,并且要采集新鲜尿液,不能放置过长时间,否则会影响尿液检查结果。文章主要针对尿常规临床检验需要注意的事项展开分析。

尿常规概述

尿液主要是血液经过肾脏时,通过肾脏的过滤、重吸收、排泌、浓缩、稀释等一系列作用后形成的产物,主要反映了机体的代谢状况。尿液来源于血液,因此可以造成血液成分变化的疾病,都会引起尿液成分的改变。不同病因引起尿液改变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尿常规检查也有明显的区别。尿常规主要检查项目包括:1.外观与理学参数:部分疾病会引起尿液的颜色与透明度变化,因此需要观察尿液的外观状况。目前尿常规检查主要检查的理学参数包括尿量、气味、尿比密。尿量计算一般是通过收集24h内的尿液量,从而获得患者的尿量,肾病通常伴随无尿、少尿的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机磷中毒、膀胱炎等疾病都会引起尿液气味的变化,因此在检查中还需要评估尿气味。2.化学参数:目前尿常规检查中的化学参数包括酸碱度、蛋白质、葡萄糖、尿酮体、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维生素C等成分。尿酸碱度正常水平为6.5,尿酸碱度的变化可以反映部分肾病与代谢疾病。蛋白质尿常见于肾病患者,因此是尿常规的常见观察指标。正常情况下尿葡萄糖含量极低,但是糖尿病患者尿糖水平明显升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尿酮体水平明显升高。尿胆红素、尿胆原主要是用于黄疸的鉴别诊断中,正常人群尿胆红素、尿胆原水平极低。亚硝酸盐主要是用于筛查尿路感染患者,尤其是无症状感染患者。尿维生素C水平会对尿液中的血红蛋白、葡萄糖、亚硝酸盐等检测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观察尿维生素C水平。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样本收集与运送注意事项:检验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如何收集尿液,尿液量一般控制在30~50mL,女性患者最好避开经期,避免经血混入尿液,并且在采集样本前最好进行外阴冲洗,收集清晨第一次排尿的中段尿,并且尿液样本采集之后需要尽快送到检验室,避免放置时间过长导致样本成分改变。尿液样本需要使用一次性的棕色杯子盛装,样本运送时需要保存在阴暗处,避免直接将样本暴露在阳光下,不然会导致成分的变化,例如尿胆红素在尿液阳光下会转变为尿胆素。样本采集后最好在2h内完成检验,若无法及时检验,需要放置于2~8℃冷库中,尽可能在6h内完成检验。

仪器检验注意事项:检验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使用配套的仪器设备及化学试剂,试纸要放在阴凉处报春。检查前需要进行质控检测,判断干化学试块是否有效,一旦失效就不能使用。在化学测试中,需要进行抗坏血酸测试,抗坏血酸浓度升高时,会导致葡萄糖、胆红素等指标的检测结果。由于患者的饮食会影响检测结果,例如摄入大量高蛋白食物且摄入蔬菜较少,就会导致尿液酸碱值下降,导致亚硝酸盐测试结果为假阴性。

尿常规检查能够观察尿液外观、理化参数以及有形成分的变化,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在尿常规检查中,需要注意样本收集、保存、检验、质控等环节的要点,从而提高尿常规检查的准确性。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