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一般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摄食-吞咽困难问题,存在摄食-吞咽障碍的患者较易出现脱水或者营养不良,同时还有可能会出现吸入性肺炎,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即便比较轻的误咽也会引发比较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让病情更加严重。进行检查评估之后如果有疑似吞咽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摄食-吞咽功能训练,让患者摄入更多的营养物质,让其体能得以加强,疾病逐渐恢复。
什么是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主要是各类因素引起的,食物难以从口腔进入到胃部的过程。症状表现是饮水或者进食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通常表现为脑卒中、脑外伤、运动神经元病和肌少症引发的咽部肌肉萎缩、帕金森等疾病。吞咽障碍是脑卒中之后比较多见的一种并发症。脑卒中在世界死亡病因中仅排第二,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比较大。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出现脑卒中之后吞咽障碍发生的概率为80%,虽然大部分患者的吞咽困难问题可以有效恢复,但还是有11%~50%的患者在发病的六个月后还存在吞咽困难问题。
吞咽器官训练
下颌、面部和腮部的练习:要进行反复的吸吮、鼓腮、吐气、咀嚼等,让面颊部位的肌肉、口轮匝肌得到收缩,同时要有效活动下颌。
唇部训练:借助运动和训练发音,让唇部力量增强,避免由于口角下垂、唇部封闭不全造成的流涎等问题。
舌训练:主要是进行舌肌的上、下、左、右等方向的运动,结合力量的强弱,选取被动、主动或者抗阻训练等。
腭咽闭合训练:比较多见的训练方法口含住一根吸管(将吸管另一端进行封闭)进行吸吮动作或者按住墙壁、桌子同时发出“Ka”音,让腭弓有上提的感觉。
咽和喉部功能训练:咽和喉肌收缩力比较弱,声门关闭不够全面,可以让患者尝试闭气时关闭声门,主要有舌体背伸抵于软腭发“哼”声让声门进行闭锁等。
呼吸训练:主要方法是做腹式呼吸、缩口呼吸、强化声门闭锁等练习。脑卒中之后,真、假性球麻痹,中枢性、周围性面舌瘫等问题,通常会造成吞咽器官肌肉力量弱、不协调、反射减弱等问题,因此让患者出现吞咽障碍。
反复训练四种吞咽方法
空吞咽:患者每次进行食物吞咽之后,需要反复进行几次空的吞咽,让口腔中滞留的食物可以咽下去。
交替吞咽:患者需要交替吞咽固体食物与流质食物,或者每次进行吞咽之后要喝1~2 mL的水。
点头样吞咽:颈部后仰的过程中会厌谷变窄,能够将滞留的食物挤出来,之后低头进行吞咽,多次反复,能够将滞留的食物咽下去。
倾斜吞咽:进行健侧倾斜和吞咽的动作训练,可以让食物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到口腔与咽喉的健康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