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是指从胎盘娩出,到产妇全部人体器官(乳腺除外)恢复至正常非妊娠状态的一段时间,医学中称之为产褥期护理。往往需要六个星期,而不只是30天。坐月子是中国从古至今的传统,有许多上一辈的老人常常会向大家宣扬,坐月子一个月不可下床、不能洗头发、不能洗澡,可是坐月子真的是那样的吗?下面就让产科护士来为您科普。
产褥期护理错误观念
月子里不能下床吗:有的地域的习俗是在坐月子期间应卧床整整一个月才可以下床,但这是不对的。产后不动很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和产后出血。产妇月子期内必须适当下床活动,能够促进产后恶露排出,避免产后出血和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月子里能够洗头、洗澡吗:古时候,卫生情况非常有限,因此出现了月子期间不洗头、不洗澡的说法。实际上,在阴道分娩的情况下,产妇体力恢复即可洗澡。假如生产过程中施行了侧切术,一般可以在生产后的3~5天洗澡、洗头。假如是剖宫产,产后一周左右创口会恢复,因此也可以洗澡洗头。
坐月子期间要门窗紧闭吗:在一些地方,传统做法是坐月子不能见风,因此要关门关窗,以防止“产后风”。实际上,产妇和胎儿所处的房间应保持定期自然通风。如果长时间不通风,也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变差,细菌浓度增加,导致母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生病。
产褥期的护理原则
防止劳累:产妇生产后会有许多生理反应,包括阴道、子宫等在内的许多位置都会和妊娠期间不一样,会逐渐恢复到孕前状态。因此,劳逸结合的修养不仅有助于产后恶露渐渐地排出,还可以加强锻炼,恢复身体,但也要注意适当运动,不可过度劳累。因为产后宝妈们可能会觉得身体虚弱、无力。在这期间一定要避免长期站立或久坐不动,多卧床静养。待精力自然恢复后,可以适当增加活动时间,最好是保持在1~2小时左右,否则会导致后期关节酸痛。
做好个人卫生:广大女性朋友们产后一定要保持生活卫生,勤洗头及身体,避免细菌性感染。在这段时间,孕妇会排出来很多产后恶露,所以需要保持阴道内的干燥、清爽,避免发炎。此外,宝宝也要注意身体清洁。必须提示的是,洗澡水温不可以过高,洗完头发一定要擦拭吹干。
科学、合理的饮食规划:在饮食方面,应该根据宝妈的喜好和身体情况制定食谱。月子期间的饮食应以温热性食物为主,并依据孕妇身体素质进行调配。女人在分娩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产后身体各个器官都需要修复,这些都需要补充足够的养分。宝宝出生一小时后,新手妈妈为了能恢复元气,可以适当吃一些流食或半流食。
注意调节房间的温度和湿度:一些女性到中年以后或阴雨天,会有膝盖酸痛、腰酸背疼的情况,这和早期产褥期护理时不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相关。随着现代条件的发展与提升,产妇出现这些情况的概率早已大大降低。合适的温度湿度为:室温25~26℃,湿度为50%~60%。建议新妈妈们尽可能地穿长袖和长裤,保证骨关节被覆盖,防止风吹和寒湿入侵。
适度的活动:依照旧思想,产妇月子期间需要卧床不起整整一个月,这是非常危险的!产妇在月子期间必须适当下床活动。一般情况下,产后24小时以内可以帮助产妇躺在床上翻身,交替选择半坐位和平卧,使之能适应下床如厕,第二天即可下床走动,第三天可以适当训练产后康复操,以尽快地恢复体形,降低尿潴留和便秘的产生。